目前,人工智能火熱發展,DeepSeek、豆包廣受好評,從側面映射出了我國在科技發展上的創新與包容。守正與創新的平衡,本質上是對“快與慢”“變與不變”的深刻理解,在融合中尋找最優解,是一場永不停歇的修行。
守正,是守護本質、尊重規律。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老字號企業同仁堂以“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為信條,用百年堅守贏得口碑。在基層治理實踐中,某地青年干部堅持“楓橋經驗”的群眾工作傳統,通過建立“網格化+信息化”雙輪驅動機制,使這個誕生于1963年的社會治理典范煥發新生。這印證了守正不是固守陳規,而是對核心價值的堅守。青年干部需要筑牢政治忠誠的基石,始終將“兩個維護”作為最高的政治原則,在意識形態多元化的浪潮中保持政治定力。
創新,是突破鋒芒、創造可能。《周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哲學智慧,早已為守正創新寫下了思想注腳。深圳從小漁村蛻變為創新之都,靠的是“敢為人先”的開拓精神。中國新能源產業領跑全球,依托的是對技術路線的超前布局。青年干部永遠要有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精神,銳意進取,大膽探索,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現實生活中和群眾思想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斷深化改革開放,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
守正與創新的關系,恰似古樹發新枝,根系越深,枝葉方能越茂。守正要求我們尊重規律、保持定力,創新則呼喚擁抱變化、主動進化。正如《論語》所言:“溫故而知新”,只有深挖傳統的“富礦”,才能為創新提供坐標。青年干部要深刻理解守正與創新的辯證統一關系,準確把握守正創新的時代內涵和實踐要求,在守正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全面推動深化改革,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