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生力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步入新的歷史征程,年輕干部肩負著國家與民族賦予的使命,只有不斷丟掉“稚態”“躁態”“潮態”,涵養“穩態”“靜態”“土態”,才能牢記初心使命,不啻微茫,造炬成陽。把自己的青春書寫在國家復興的偉大歷史征程之中。
去“稚態”涵養“穩態”,做初心不改、始終如一的接棒人。無數歷史實踐告訴我們,中華民族能夠實現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歷史性飛躍,關鍵在于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青年黨員干部中是最具有創新思維、最具有萌動朝氣的一群人,但也是最容易受到外界紛繁復雜、花花世界迷人眼的一群人,只有祛除政治上的“稚嫩”,樹立起穩定的政治信仰、政績觀,既始終不渝堅持黨的領導,堅定不移做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善抓落實,努力把黨中央的方針政策學懂弄通、悟透做實,有力推動改革開放事業在黨的領導下更加行穩致遠。才能向下扎根,受得起大風大浪的考驗。
去“躁態”涵養“靜態”,做處變不驚、麋左不瞬的定山石。年輕干部要去除身上的“躁態”,涵養“靜態”。古往今來,無論是霍去病22歲封狼居胥、飲馬瀚海、勒石燕然、禪姑衍山,還是拓跋珪15歲一統北方,創立北魏,可謂少年當道,由此看年輕干部想要干出一番實事的心是無可非議的。但是,若過于浮躁,只追求速度和結果,忽視了工作質量和過程,也是不可取的。年輕干部要涵養實事求是精神,保持謙虛謹慎,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工作要求,不為個人名利所困,不搞花架子,不搞表面工程,確保每一項工作都能真正落到實處。
去“潮態”涵養“土態”,做任勞任怨、造福一方的孺子牛。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站在這片古老而又年輕的土地上,土地、群眾是我們干事的出發點,也是我們創業的最終目的,年輕干部要厚植實干情懷,聚焦為民服務上,把精力集中在狠抓落實上,用實干擔當書寫最美奮斗答卷。要堅持“眼到”“身到”“情到”基層,與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奮斗在一起,努力做到“心中裝著百姓、手中握有真理、腳踏人間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