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以“三抓三強”推動八項規定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

        來源:廣安經開區發改局 作者: 黃敏 發布時間:2025-07-10 11:14:47

        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是新時代作風建設的“定盤星”,更是全面從嚴治黨的“試金石”。基層黨組織作為黨聯系群眾的 “最后一公里”,其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精神的力度與深度,直接關系到黨的執政根基穩固和民心向背。在新的歷史方位上,基層黨組織必須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執著,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務實作風,推動八項規定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筑牢思想堤壩,擰緊作風建設"總開關"。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認識是落實的前提。基層黨組織要把學習貫徹八項規定精神作為政治必修課,創新運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專題研討等載體,構建常態化學習教育機制。要注重運用"案例教學法",通過剖析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案例,特別是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問題,讓黨員干部深刻認識"四風"問題的政治本質和政治危害。要破除"小節論""特殊論"等錯誤認識,引導黨員干部算好政治賬、經濟賬、名譽賬,真正把八項規定精神內化為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扎緊制度籠子,構建長效化"防護網"。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貫徹八項規定精神,既需要思想引領,更需要制度保障。基層黨組織要結合自身實際,細化落實措施,讓制度既有 “硬度”又有“溫度”。在公務接待上,明確標準、簡化流程,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在會議組織上,控制規模、提高效率,避免“形式上的折騰”;在經費使用上,公開透明、嚴格審核,嚴防“賬面上的貓膩”。同時,要建立長效機制,定期排查制度執行中的漏洞,及時修訂完善,讓制度始終跟上實踐發展的步伐。通過織密制度網絡,讓每一項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據可依,讓不良風氣無機可乘,確保八項規定精神在基層的貫徹執行不打折扣、不搞變通。

        強化監督執紀,架起帶電“高壓線”。監督是權力正確運行的根本保證。基層黨組織要構建“四位一體”監督體系:強化黨內監督,發揮紀檢委員“探頭”作用;深化群眾監督,推行“陽光村務”“陽光黨務”;創新科技監督,運用大數據比對分析;加強輿論監督,建立作風問題曝光臺。要精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對違規收送禮品禮金、違規吃喝等頑瘴痼疾露頭就打,對隱形變異問題深挖細查。建立典型案例通報制度,強化"查處一案、警示一片"的震懾效應。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基層黨組織要以釘釘子精神貫徹八項規定精神,在常和長、嚴和實、深和細上下功夫,讓清風正氣不斷充盈基層政治生態。通過作風建設的實際成效,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筑牢最堅實的群眾基礎和政治保障。


        責任編輯:崔婷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萨嘎县| 南川市| 贡觉县| 洪湖市| 绵阳市| 融水| 麻栗坡县| 永和县| 屏东市| 遵化市| 浏阳市| 荣昌县| 榕江县| 平凉市| 玉龙| 米泉市| 疏勒县| 于田县| 双城市| 通辽市| 库尔勒市| 永泰县| 新绛县| 永平县| 滨海县| 西城区| 溆浦县| 贡山| 孟州市| 手游| 新建县| 新平| 徐州市| 个旧市| 平阳县| 华安县| 荔波县| 松潘县| 武山县| 佛教| 承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