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強化改革引領 內江市中區全力推動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內江市中區農業農村局 作者:王沛裴 發布時間:2021-03-16 15:17:09

        近年來,內江市市中區堅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推動“三農”工作的重要突破口,通過強化改革引領,盤活用好資產資源,發展特色產業,走出了一條農村改革帶動產業融合、壯大集體經濟、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發展之路。2020年,全區全面消除集體經濟“空殼村”,集體經濟收入累計達到1527萬元,人均達百元的村有4個,人均最高的黃桷橋村達239.5元,“十三五”期間村集體經濟年均增長達172.3%


        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夯實集體經濟發展基礎

        一是摸清家底,明晰產權。率先完成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界定集體經濟組織成員26.6萬人,清理登記各類資產11.9億元、37.96萬畝股權量化27.55萬股,其中集體股0.95萬股。

        二是強化主體,賦予權能。全覆蓋成立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選舉產生理事會、監事會,在全國率先依法登記賦予集體經濟組織法律主體地位,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占有、收益、有償退出、繼承等權利。

        三是健全制度,規范管理。出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資金管理辦法》等6個方案24個配套文件,建立村(社區)集體“三資”智慧管理平臺,依托農合聯會計服務中心為村集體提供財務代理服務,嚴格規范財務管理。


        集成農村改革成果,增強集體經濟發展動能

        一是壯大集體資產促增收。通過項目資金扶持、財政資金“補改投”等方式支持村集體經濟發展。2020年,實施中省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8個,直接注入村集體資產800萬元;累計將扶貧投資收益等項目建設形成的7500萬元資產確權給村集體。村集體盤活集體資產年增收達350余萬元。

        二是盤活土地資源促增收。推廣土地承包經營權退出“三換”模式,村集體對退出承包地采取統一流轉開展資源合作,每年收入100萬元以上;探索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一退兩轉兩使用”模式,通過入股聯營和入市方式增加收入,朝陽鎮黃桷橋村利用11.54畝閑置集體建設用地作價290萬元與社會資本聯營,集體經濟年增收12萬元以上;穩慎開展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全區共流轉宅基地使用權54宗,村集體通過收取資格權人轉讓收益調節金和使用權人公共資源占用費,增收10萬元以上。

        三是多種經營方式促增收。積極鼓勵租賃經營,村集體將閑置資產開展物業租賃經營,實現集體資產保值增值,永安鎮尚騰新村出租11套房屋發展民宿,年增收20萬元;穩步發展合作經營,村集體靈活運用“三資”,引入社會資本進行入股、聯營等合作,朝陽鎮下壩橋村利用土地和資金入股參與柑橘種植,豐產期每年村集體收入可達5萬元;適當探索自主經營,支持集體經濟帶頭人能力強、資產資源優勢明顯的村集體推廣“五股”分配模式,開展自主經營,永安鎮下元村發展內江黑豬代養業務,2020年實現盈利58萬元。目前,租賃經營、合作經營、自主經營三種集體經濟收益占比分別為48.3%34.1%17.6%


        完善綜合配套服務,提升集體經濟發展水平

        一是配套人才支撐服務。做實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實現84個村第一書記選派全覆蓋。結合村“兩委”換屆選舉,實現村集體經濟組織帶頭人和村支部書記“一肩挑”。加大職業農民和高素質農民回引和培養力度,2020年回引返鄉創業人才511人,新培育新型職業農民50人,農村實用人才1000余人。

        二是配套農村金融服務。推廣“兩權抵押+鄉村振興貸款”,設置風險補償金1470萬元,授信額度1.7億元。做強土地流轉履約保險、四大主導產業價格指數特色保險,為集體經濟組織提供金融資金保障。

        三是配套綜合平臺服務。建立農村產權交易市場,規范承包地、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掛牌流轉,搭建土地資源交易平臺,目前,全區土地流轉面積占耕地總面積35%。依托國有公司建立扶貧超市和電商平臺,暢通集體經濟產供銷對接渠道,2020年村集體通過扶貧超市銷售產品共增加收入46萬元。(王沛裴)

         

         

         


        責任編輯:夢雪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亳州市| 林周县| 南靖县| 平舆县| 合川市| 公主岭市| 霍山县| 玛沁县| 岳西县| 金塔县| 建宁县| 绥江县| 乌海市| 当阳市| 宕昌县| 娱乐| 乌拉特中旗| 德令哈市| 体育| 于田县| 兴海县| 贵阳市| 垫江县| 武城县| 宁津县| 正蓝旗| 贺兰县| 宣汉县| 郑州市| 邹城市| 法库县| 关岭| 汨罗市| 肇庆市| 平遥县| 宜宾市| 安庆市| 富宁县| 神池县| 太原市| 福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