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扎實推進民生工程,確保“菜籃子”安全,今年年初以來,內江市多舉措狠抓農產品質量,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完善質檢體系。今年年初,市農產品(畜產品)檢測中心完成了“雙認證”擴項驗收,檢測參數增至300余個,能同時開展種植產品、畜禽蜂產品、水產品和農藥、獸藥殘留檢測等綜合性檢測,為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和建設成渝雙城經濟圈優質農產品基地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推進質量安全追溯。實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與農業農村重大創建認定、農業品牌推選、農產品認證、農業展會等工作實行掛鉤機制。目前,全市農業農村系統“三品一標”和“甜城味”區域公用品牌224家生產主體的產品全部在國家和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上線。
加快標準化建設。目前已制定或修訂《威遠無花果硬枝扦插育苗技術規程》《威遠無花果建園及栽培管理技術規程》等地方標準7項,資中血橙、市中區柑橘、新店七星椒、永安白烏魚、田家紫皮大蒜、隆昌冬大豆等內江特色優質農產品已制定了市級農業標準,實現標準化生產。
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通過宣傳、組織培訓、線上線下指導主體開具合格證等方式,扎實做好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的推廣使用工作,發放《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解讀釋疑》宣傳單10000份。目前,全市已有1055家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開具了18655張食用農產品合格證,附帶合格證上市的農產品3935噸。(張 建 四川法制網 高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