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機構改革的深化,市場監管工作的形勢和任務呈現了新的變化。峨眉山市市場監管局主動謀劃、增壓挖潛,在履職盡責中堅毅擔當、改革創新,探索新形勢下市場監管工作新路子。
減編分流?黨建引領煥發新活力
機構改革后,人力資源匱乏的問題一度影響著工作的開展。局黨組積極做好機構改革的“后半篇”文章,開展以安全監管為核心的責任體系、以信息化為核心的監管體系、以素質能力提升為核心的教育體系、以激勵關懷為核心的激勵機制體系等4個體系建設,扎實推進市場監管治理制度創新和能力創新。自覺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創新形式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不斷增強黨員干部“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踐行“兩個維護”。堅持業務素質培訓提升行政執法人員履職能力和水平,將全年培訓方案和職業技能項目培訓有機結合,注重專業型、復合型、實用型人才培養,鍛造符合新時代要求的高素質市場監管隊伍。
定位模糊?服務經濟樹立新形象
經過數輪改革,“市場監督管理”的形象和定位在大眾面前愈加模糊化。局黨組緊緊圍繞峨眉山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目標,在助力全市經濟發展中樹立起市場監管新形象。
黨史進企,做發展的“引路人”。明確該局50名黨員干部點對點聯系50個企業,通過送政策、送服務、解難題等專項工作,進一步引導民營企業把學習成效轉化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具體實踐。質量賦能,打轉型的“升級戰”。該局大力實施商標品牌和質量強市戰略,積極服務高新凈清產業品牌創建和知識產權保護,鼓勵市場主體科技創新、技術革新。目前全市注冊商標總量4063件,馳名商標達到6件,國家地理標志6個,專用標志核準使用單位24家,建立國家級、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5個,通惠制藥榮獲“四川省專利創新創業獎”,實現峨眉山市該獎項“零的突破”,中科樂美、登堯機械等4個企業專利轉化項目先后獲得省級專項資金支持共計65萬元。
體系弱化?智慧監管打造新平臺
長期以來,執法部門在監管操作上大多依賴人海戰術,監管標準粗放、監管手段單一的問題客觀存在。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互聯網的運用,峨眉市場監管局創新使用智慧監管平臺,實現對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的實時化、可視化監管。
該局依托誠信樂山放心舒心消費城市平臺,已吸納3000余戶商家入駐“一碼通”智慧市場監管平臺,向消費者在線展示經營者證照、服務項目、安全承諾等信息,實現在線監管、風險預警、數據匯總等功能。以建成的17個快檢室為依托, 建設“互聯網+”食品快檢系統,涵蓋任務管理、數據采集、GIS 可視化監督管理、統計分析、信息發布等多項功能,實現食品安全的趨勢分析、風險預警及監督管理。在農貿市場、校園餐飲、藥店3個行業建設“可視化監管”平臺,目前已完成44所學校“魔鏡慧眼”系統安裝和“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并將在年底前完成全市80%學校安裝,通過對監管對象的視頻采集、視頻訪問、行為管理等,實現監管工作的針對性、靶向性和可追溯性,有效提升監管效力、保障食品安全。
單打獨斗?“你我”提升共治新高度
峨眉市場監管局深化職能轉變,尋求市場主體、社會大眾與監管部門的“最大公約數”,積極推進社會共治“四個你我”落地落實。
監管領域“你點我檢”,將監管工作與公眾需求緊密結合,建立起群眾網絡點單、代表全程參與、記者公開檢程的機制,截至目前已開展“你點我檢”19期,同步抖音直播4期,抽檢產品457批次。監督執法“我管你評”,邀請“兩委員一代表”、群眾代表參加執法行動,邀請群眾進機關、進企業參加座談交流,注重社會滿意度等第三方調查結論的運用,增強監管針對性和有效性。經濟民生“你呼我應”,以社會穩定和人民群眾安全需求為導向,抓好生產經營單位指導規范,強化市場安全守護和秩序維護,今年來已移交257條案件線索到市綜合執法局,有力打擊了各類違法行為,提高群眾安全感幸福感。法律法規“我講你傳”,下沉開展安全常識和法律法規主題宣傳,提升市民安全意識和市場主體守法經營水平。
(峨眉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朱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