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優化營商環境 內江市就業創業促進中心很用心

        來源:內江市就業創業促進中心 作者: 發布時間:2021-11-11 21:16:52

        內江市就業創業促進中心深刻領會把握《四川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立法宗旨和精神實質,結合工作實際,鎖定“擴就業”“穩就業”“兜底線”三大方向,從企業群眾需求出發,專題研究惠企利民舉措。自主研發“內江就業110”語音呼叫系統,作為四川唯一代表在全國優秀就業服務項目評選中獲得全國二等獎;《就業形勢分析報告》,每季度為黨委、政府準確研判就業形勢提供數據支撐;“三進三幫穩就業”就業促進專項行動,打通了服務企業和群眾“最后一公里”,為全市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發揮了積極作用。


            人工AI智能技術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惠企利民零推諉


            推動“互聯網+就業”“互聯網+監管”體系建設,讓“口袋”里的就業市場、“指尖”上的就業服務走進了甜城尋常百姓家。
           一套信息系統。201912月,全面啟用四川公共就業創業服務管理系統(以下簡稱V2.0系統)和一體化政務平臺。無縫融入全省就業創業公共服務事項一套信息系統。全面實現就業創業公共服務事項全省通辦、全網通辦、一卡通辦的目標任務。截至目前,全市入駐V2.0系統的就業服務機構2489個。其中,鎮(村)級2473個。配置業務經辦和系統管理人員549人,系統受理業務總量2664793件。
            一套服務標準。完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向社會公開辦事指南,設定依據、申請條件、申請材料、辦理流程、辦理時限、聯系方式等內容,所有材料報主管局及駐局紀檢組備案;對照事項清單逐項制定責任清單,厘清對應的責任事項、責任主體、責任方式等。
            一套服務模式。開展“最多跑一次”事項清理,公共就業創業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理率100%,部分事項實現“零”材料申報。如:失業保險穩崗補貼。根據內人社〔202133號文件規定,符合享受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條件的企業,企業無需再申報資料。系統比對后,將失業保險穩崗補貼直接發放到企業銀行賬戶。


            深入開展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惠企便民活動,惠企利民零距離


            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轉變辦事觀念,提高要素資源配置效率,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就業創業舉措筑牢惠企利民“壓艙石”。深入貫徹市政府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十六條措施,先后制發了《失業保險支持企業穩定就業崗位的通知》《重點領域復工企業開展以工代訓的通知》等六個穩就業舉措;拿出真金白銀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放寬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申報條件,支持企業吸納就業,支持企業員工參加各類培訓,按規定兌現困難企業補貼、穩崗補貼、培訓補貼、社保補貼。持續開展援企穩崗“護航行動”、技能提升“展翅行動”。對符合條件的參保企業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組建1256支市、縣、鎮、村四級就業促進小分隊。開展進園區幫企業解難、進農村幫民工返崗、進社區幫群眾就業的“三進三幫”就業促進專項行動,打通服務企業和群眾“最后一公里”,切實為企業解難,為群眾解困。僅2020年就為1656戶企業兌現穩崗補貼9991.01萬元,為575名企業職工發放技能提升補貼89.9萬元。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就業扶貧示范基地44個(國家級2個、省級9個、市級33個(含省級5個)),就業扶貧示范村42個、見習基地145個。
            就業創業信息化架起惠企利民“連心橋”。依托v2.0系統,成功將所有公共就業創業事項受理窗口延伸至群眾身邊,辦事群眾只需一部智能手機,足不出戶就能辦結所有公共就業創業事項。截至目前,v2.0系統受理業務總量2664793件。其中,少交證152625件、少蓋章429194件、少跑路740721件、少填表79692件,群眾滿意率98%;通過“內江就業服務”微信公眾號每個工作日免費為企業發布招用工信息,每年發布各類信息1100余篇、閱讀60余萬人次;與內江市交通廣播102.7頻率合作,推出“幫你找工作”欄目;在市人社局網站每周更新招用工信息等;自主研發“內江就業110”語音呼叫系統,累計接件達63150起,其中職業介紹40682人,職業指導7255人,政策咨詢11538人,精準扶貧3292人,高校畢業生371人,退役軍人12人,辦結率100%,在全國優秀就業服務項目評選中獲得二等獎。就業110系統現已并入內江12345政務便民熱線。
           就業創業組合拳托起惠企利民“定盤星”。通過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者就業質量、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以工代訓工作的通知》《內江市企業職工職業技能培訓實施辦法》助力復工復產穩定就業,對企業開展培訓工作給予政策支撐、補貼支持;開展“脫貧能人創業培訓”“貧困勞動力技能培訓”“大篷車巡回培訓”,三項培訓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針對于未納入《鑒定機構目錄清單》鑒定范圍但有市場需求的職業技能,采用項目制培訓和合格證培訓的形式給予相關補貼。2017年以來,全市創業培訓27210人,技能培訓68802人,青年勞動力技能培訓17836人,精準扶貧培訓6485人。企業培訓23747人,包括新型學徒制培訓4312人和以工代訓19413人。積極開展項目診斷、創業指導、開業指導等創業服務,落地落實各類獎補政策。2017年至今,創業擔保貸款共發放81622.7萬元,其中個貸55131.5萬元,企貸26491.2萬元,直接扶持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創業3952人,帶動就業16488人。


           初心不變、步履不停,惠企利民零差錯


            為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更好地為企業、群眾服務,努力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從精準的就業形勢研判,到暖心的人力資源專場招聘會、春風行動招聘會,再到省心的就業創業事項“最多跑一次”改革,我們堅持用心付出,只為讓企業和辦事群眾“非常滿意”。
            動態研判就業形勢為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導航”。按照最新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對全市重點行業、企業、園區用工情況進行實時監測,主動與工商、稅務、電力、統計等部門協調對接,打通數據信息孤島,實現數據信息共享,每季度形成一份《就業形勢分析報告》,為黨委、政府準確研判就業形勢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結合《就業形勢分析報告》,建立農民工回流動態監測機制,持續開展企業失業動態監測,以就業領導小組的名義出臺了《內江市穩就業防失業工作應急預案》,得到市委主要領導的肯定性批示。
          “線上+線下”招聘會為打造一流營商環境“聚能”。讓企業安心謀發展,當好企業用工保姆。按照《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七部門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七部門關于開展“迎新春送溫暖、穩崗留工”專項行動的通知>的通知》,積極開展春風行動,各縣(市、區)主要領導親自抓,提前匯總全市“春風行動”招聘會時間安排表,運用內江日報、內江廣播電臺、內江公共招聘網、微信平臺、求職人員和招聘單位QQ群、就業短信平臺、張貼公告、懸掛活動宣傳橫幅、發放宣傳資料、鄉鎮村村響廣播等方式“線上+線下”全方位宣傳招聘活動。精心籌備各類專場招聘會,為內江巨騰、卓爾等企業發展廣聚英才。每年全市舉辦招聘會500余場次,采集崗位8萬余個,達成就業意向4萬余人次。
            全力服務川渝、川南一體化建設,為內江一流營商環境“揚名”。出臺了《川南經濟區一體化發展2019年重點工作任務清單》,制發了《川南經濟區勞動保障監察執法聯動實施辦法》《川南經濟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發展聯盟章程》《川南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協同發展戰略合作協議》等文件。201911月,省人社廳副廳長田杰主持召開了川南一體化發展會議,會上內江、自貢、瀘州和宜賓對川南一體化的總體發展達成一致并簽署協議。就業失業登記、失業保險待遇申領、創業服務等均已實現四市互認共享。截至目前,內江市就業創業促進中心共為593名重慶、宜賓、自貢、瀘州等戶籍在內江市就讀學生發放求職創業補貼88.95萬元,為在內江市創業的27名重慶、宜賓、自貢、瀘州戶籍創業者發放創業補貼13萬元、辦理創業擔保貸款205萬元。為2633人次重慶、宜賓、自貢、瀘州戶籍在內江市參保的失業人員發放失業保險待遇293.83萬元。為9093名重慶、宜賓、自貢、瀘州戶籍在我市就業的人員辦理《就業失業登記證》。培訓非內江籍學員1300余名。


        責任編輯:夢雪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将乐县| 岳普湖县| 秦皇岛市| 绥化市| 永春县| 育儿| 扬州市| 昭觉县| 卓资县| 辉县市| 酒泉市| 克东县| 五常市| 神农架林区| 出国| 沙河市| 和平区| 土默特右旗| 东乡县| 绥棱县| 富裕县| 隆德县| 康保县| 岐山县| 始兴县| 含山县| 三江| 新宁县| 克什克腾旗| 峨眉山市| 界首市| 静宁县| 巢湖市| 保靖县| 泽库县| 家居| 准格尔旗| 清丰县| 衡南县| 南华县| 博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