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四川法制網從隆昌市人民法院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隆昌市法院依托立案、審理、執行和“大調解”工作,在案件審理、庭審幫教、判后回訪、兌現權益、法治宣傳等方面下功夫,探索了一套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有效的工作經驗和方法,有效預防和減少了未成年人再次犯罪,切實維護了未成年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據悉,2009年隆昌市法院被內江市團委表彰為“內江市優秀青少年維權崗”、2014年被省人社廳、省高院、省檢察院等13個部門聯合表彰為四川省“青少年維權崗”、2019年被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命名為全國“青少年維權崗”。中央電視臺12頻道在《夜線》法官系列特別節目《為了孩子》對市法院少審工作專題報道。近年來,隆昌市法院多措并舉切實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
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有力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隆昌市法院共審結少審刑事案件46件62人(2018年12件20人,2019年16件19人,2020年18件23人)。按犯罪類型分,高居前三位的分別是:盜竊罪11件,尋釁滋事罪7件,容留他人吸毒罪6件。按判處刑罰分類:管制1人,拘役2人,5年以下有期徒刑32人,5年以上有期徒刑5人,其中適用緩刑30人,緩刑適用率達到了48.4%。按人員年齡分類:14-16歲22人,17-18歲23人。按文化程度分類:小學及以下文化2人,初中文化27人,高中文化7人。從案件數據看,該院近年來審結的刑事少審案件數量總體上比較平穩,適用非監禁人數居多。
認真落實少審工作要求,執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
依法保障未成年犯訴訟權利。認真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套工作體系的若干意見》,認真貫徹新刑訴法對未成年犯刑事案件審理的特別程序要求,落實不公開審理、分案審理、指定辯護、法律援助、輕型犯罪記錄封存等制度。
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正確把握量刑尺度,對初犯、偶犯、主觀惡性不深、平時表現良好,真誠悔罪,具備監護、幫教條件,特別是低齡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依法從寬處罰。針對案件有上升,呈現暴力化、群體化、低齡化特點的情況,在審判中注意強化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理解與適用,充分體現刑罰個別化,罰當其罪,擴大法定、酌定從輕減輕情節的適用力度,擴大非監禁刑的適用面,杜絕羈押所造成的交叉感染。
依法嚴懲侵害留守兒童的犯罪。近年來,隨著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加,留守未成年人也在增多,以農村留守兒童為侵害對象的強奸、猥褻、搶劫等犯罪案件呈現增長趨勢。針對此類案件,我院把侵害農村留守兒童犯罪作為打擊重點, 依法嚴厲打擊侵害農村留守兒童的強奸、猥褻、搶劫等犯罪,不論案件大小,一律快審快結,依法保護留守兒童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積極探索少審工作舉措,全面提升審判效果
推行“圓桌審判”。為減少未成年被告人的抵觸情緒和恐懼心理,嘗試“圓桌審判”方式,緩和未成年被告人的庭審情緒,為法庭調查和庭審教育創造良好氛圍。同時,還從共青團、婦聯、工會、社區街道等單位聘請熱心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人士擔任特邀陪審員,參與到“圓桌審判”中來,共同對未成年被告人開展庭審幫教。
實施“判后回訪”機制。不定期深入到家庭、學校、轄區派出所、社區,采取座談、電話、書信等多種方式回訪考察,構筑了從家庭、學校到社會的三位一體幫教網絡。對未成年犯思想上出現的苗頭性問題和不良傾向,如沉溺網吧、伙同不良少年等行為及時加以警誡、疏導,增強緩刑未成年犯的法治觀念和自我約束能力;對被判處監禁刑的未成年犯,不定期向服刑監獄了解情況,并適時與其書信聯系,鼓勵其認真改造爭取減刑,早日回歸社會;對判處非監禁刑的未成年犯,在宣判后當庭開展法律釋明和幫教談話,提高其參與社區矯正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有效延伸審判職能,切實預防和減少未成人犯罪
橫向聯合。圍繞貫徹落實《刑法修正案(八)》和修訂后《刑事訴訟法》新要求,主動加強與公、檢、司及團市委、婦聯、關工委、教育局等單位的協調配合,在全市率先聯合制定了《關于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開展社會調查工作的實施辦法》《關于合適成年人參與涉罪未成年人刑事訴訟的實施辦法》《關于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實施辦法》三個配套制度,以規范性文件明確了各部門工作職責。在幾家聯合行文的基礎上,我院結合工作實際,對院內各相關庭室的工作任務也進行了細化明確,將保護未成年犯權益落實到審判工作的全過程。如在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方面,我院細化明確了“快審理、快歸檔”機制。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基本實現了20日內審結,檔案室7日內完成歸檔的快速工作機制。同時,我院對未成年犯案卷檔案與其他案卷檔案分開管理,落實了專人管理、專柜儲存的特殊封存制度。
注重預防。一方面深入開展法治宣傳,和川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開展院校共建活動,打造“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深入學校、農村、社區進行法治宣傳,組織學生開展“模擬法庭”活動。選派近20名中層以上干部到全市各中、小學校擔任法治副校長。近三年來,我院共深入學校進行法治授課112次,組織法治宣傳進校園系列活動83次,發放各種法治宣傳資料1萬份。另一方面積極參與平安校園建設。在大力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的基礎上,結合整治校園及周邊環境活動,堅持以案說法,利用生動的案例教育學生知法、守法、用法。主動邀請隆昌市各中小學校學生近千人多次到我院旁聽刑事案件庭審,以發生在未成年人身邊的鮮活案例教育未成年人,做到以案說法、以案普法,增長學生的法律知識,增強學生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與婦聯等部門攜手組織全市各校學生開展“花兒微公益——我是庭審觀察員”兒童職業體驗活動,受到學生、家長一致好評。
全面維權。除刑事審判外,隆昌市法院在審理和執行婚姻家庭、財產繼承、人身損害賠償等民事案件中,堅持優先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原則,對涉及未成年人撫育費、學習生活費、損害賠償費、財產繼承權的案件,堅持走“綠色訴訟通道”,對困難群體依法減免緩交訴訟費,依法及時采取財產保全、先予執行措施,做到快立、快審、快執行,高效及時兌現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對撫育費、損害賠償費等執行暫時不到位的未成年人,及時幫助其向關工委等相關部門申請救助,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在今后的青少年審判工作中,隆昌市法院將以貫徹實施新修訂的《刑事訴訟法》為主線,認真落實不公開審理、分案審理、指定辯護、法律援助、輕罪記錄封存等制度,繼續抓好社區矯正、回訪幫教、送法進校園等載體活動,進一步加強與公、檢、司等機關的協調配合,繼續創新少審工作新舉措,進一步織密未成年人權益的保護網,努力提高法院少審工作水平,爭取取得更大的成績。(四川法制網 高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