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市東興區在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工作中,堅持以“紅帆領航·星耀萬商”為工作理念,積極探索商圈樓宇社會治理新路徑,大力提升商圈自治能力,有效激發商圈樓宇發展新活力,創新“紅色商圈”經驗做法,驅動西林街道碧云社區謝家河商圈這艘巨輪揚帆起航。
豎起桅桿,架構紅色骨干,立起商圈樓宇體系標桿
確立“一核多元”組織體系。成立商圈黨委,建立商圈行業黨組織10個,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充分吸納商圈樓宇內各類黨組織,構建目標一致、協同運作、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促進黨建工作與商圈樓宇經濟發展深度融合。已有效覆蓋商圈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654戶。
構建“五共四驅”管理體系。在商圈黨委統領下,采取組織共建、黨員共管、活動共辦、事務共商、資源共享的“五共”管理模式,形成“商圈黨委+行業黨組織+樓宇黨組織+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黨建“四驅協同”格局,召開聯席會議6次,聯辦活動20余次,發展黨員3名,培養積極分子32名。
創新“直管自治”治理體系。根據樓宇、業態、街區等要素劃分網格,組建由網格員為網格長,直接管理企業黨組織書記、黨員業務骨干、物業管理人員、業委會工作人員、“甜城義警”、志愿者等組成的網格小組,在網格黨組織的領導下,常態化開展治安巡邏防控、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消防和環境隱患排查督改等工作,切實將問題矛盾化解在網格中,消滅在萌芽狀態。已幫助商戶協調解決各類問題216個,排查督改消防隱患30處、環保問題42個,轄區治安秩序良好,社會安定有序,入住商戶和轄區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顯著提升。
繃緊纜繩,凝聚紅色基因,拉動商圈樓宇平臺效應
提供“線上+線下”教育培訓平臺。線下通過現場開設微黨課、學“習”時間、交流評論,線上通過qq群、微信群、微信公眾號、“小鵝通”手機APP、網絡直播等方式加強學習,把黨的政治思想教育與信息交流、技能培訓相結合,為企業發展提供思想動能支撐。累計開展培訓活動60余場次,培訓人員30000余人次。
提供“黨員+群眾”技能比拼平臺。重點圍繞科學管理、技術攻關、業務拓展等內容,組織開展“爭做先鋒崗”“爭做業務骨干”“爭做示范黨員”“紅色商戶”等技能競賽活動28場,引導黨員群眾立足本職崗位創先爭優、提高業績。
提供“社區+商圈”雙向互助平臺。組織社區黨員走進商圈樓宇企業及商戶,廣泛收集商圈樓宇內黨員群眾意見建議,組織開展“我們與愛的距離”“粽葉飄香迎端午,邦泰有愛鄰里情”“愛生活·跑起來”等文體娛樂活動,同時邀請商圈樓宇黨員走進社區,了解社區黨組織工作情況,動員參加社區黨員志愿者隊伍,為社區群眾提供換修、檢修等家庭服務,為困難家庭和失學兒童提供社會公益服務,實現社區與商圈黨建工作雙促進、雙提升。累計組織開展慰問活動101場次,覆蓋困難黨員群眾493名。
織密船帆,強化紅色覆蓋,創新商圈樓宇品牌機制
創新“交叉任職”互融機制。吸納商圈企業負責人、黨員進入商圈黨組織班子兼任委員,同時,商圈黨委成員兼任行業支部黨組織負責人,探索企業商戶黨組織負責人進入社區黨組織班子兼任委員,實現交叉任職、互幫互促,參加商圈黨組織會議,共同商討研究,促進商圈高質量發展。實現雙向交叉任職9人,參加會議及活動63場次。
創新“三單聯動”共享機制。通過仔細摸排商圈樓宇內各企業、商戶需求,組織盤活和統籌整理商圈樓宇各類“放空”資源,建立需求、資源清單,引導商圈樓宇內非公經濟組織、社會組織、駐區單位對接需求清單和資源清單,梳理形成長(短)期項目對接清單,努力實現商圈樓宇內資源共享。累計解決企業、商戶相關需求300余個,提供政策咨詢600余次。
創新“星級考評”激勵機制。圍繞“黨組織帶頭人、工作思路、工作制度、群眾反映”4個方面,制定12項星級評定標準,由商圈黨委每年對商務樓宇及企業商戶黨組織進行考核評價和評星定級,考核結果作為優先推薦各類榮譽獎勵,優先參加高層次技能或業務培訓,優先享受各項政策支持的重要依據。已評選“紅色商鋪”8家,“紅色企業”4家,“紅色樓宇”2棟。
在紅帆引領下,謝家河商圈環境優美整潔,服務質量高效,營商環境優良,吸納了更多的商戶入住,客戶接待量、年消費總額逐年遞增。這艘惠及89萬東興人的商圈樓宇巨輪正在美麗的沱江河畔,乘風破浪、揚帆遠航、邁上新起點踏上新征程。(李會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