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基層治理工作,強調“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必須抓好基層治理現代化這項基礎性工作”。基層治理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石,是落實中央方針政策的第一線,是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前沿,是維護和諧穩定的橋頭堡,事關黨的執政基礎,事關國家治理現代化全局,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要牢牢把握為民服務要義,從“縣—鄉(鎮)—村—社會組織”四個維度入手,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強化黨建引領下的多元主體治理能力,推進基層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
縣級統籌,條抓塊統。縣級黨委是基層治理的“領導中樞”和“一線指揮部”。要把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作為全局性、戰略性工作,高位統籌推進。研究制定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實施方案,明確職責,堅持清單化引領、項目化推進、動態化督查,形成多方參與、全鏈條管理的基層治理責任體系。創新績效考評機制,構建“黨政一體”“督考合一”考核模式,建立以群眾滿意度和鄉(鎮)評價為重要指標的考核體系,督促縣級各部門積極參與基層治理各項工作。
鄉鎮協調,深化改革。鄉(鎮)和村(社區)是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的主陣地。要嚴格按照《關于做好賦予鄉鎮(街道)縣級行政權利事項運行工作的實施方案》,開展鄉鎮擴權賦能工作,推進大部門制、扁平化管理,整合組建鄉(鎮)綜合行政執法隊,破解基層治理條塊分割、有責無權等突出問題。強化鄉(鎮)“分灶吃飯”機制,推動財政資金績效管理向鄉(鎮)延伸、財力資源向鄉(鎮)傾斜。深化“吹哨報到”改革,聚焦跨區域、跨部門的復雜難題,依據部門權責自動響應指派,提高鄉(鎮)統籌能力。強化鄉(鎮)編制人員配備,為接訴即辦、綜合執法等重點工作補充編制,鄉(鎮)圍繞重點工作設置專班,規范管理,給足空間,保障基層治理有人管事、有錢干事。
村級落實,全力推動。村級基層黨組織是黨直接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是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的直接執行者。要加強鄉村換屆“回頭看”,強化隊“一肩挑”村黨組織書記的監督培養,確保村黨組織書記成為基層治理的熟手能手。要加強基層黨員干部教育,采取“理論+實踐”方式,舉辦“支部書記大講堂”“村組黨員論壇”,聚焦相似村、組特點,分類開展能力提升專項培訓。要突出抓好基層后備干部培養,堅持從優秀農民工、退伍軍人、畢業大學生中發展黨員,確保村級治理后繼有人。要深入推進基層監督,充分發揮監督委員會職能,在各村設置信訪問題線索直報點,暢通群眾反映問題、信訪舉報渠道,強化監督保障,激活基層神經末梢。
社會參與,密切配合。基層治理需要全社會的參與,要積極發動群眾參與基層自治,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用好“自治”這股重要力量。要完善健全自治章程、村規民約,實行積分制管理,引導群眾自覺參與治理,自覺維護治理成果。要重點支持公益慈善類、民生服務類、基層治理類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推動社會組織深度參與垃圾分類、物業管理等關鍵小事,在基層治理中發揮作用。要不斷堅強基層黨組織,不斷加強黨對群眾、隊社會組織的領導,構建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的基層治理體系。(王洪宇 四川法制網 楊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