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隆昌市法院成功調解了一起涉知識產權的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為企業挽回了高達448萬余元的經濟損失。案件審結后,企業向承辦法官贈送了一面印有“法律實踐先鋒者,企業發展護航人”的錦旗,表達了對法院工作的感激與認可。
案件背景
廣某達公司是一家數字建筑平臺服務商,擁有某土建計量平臺軟件的知識產權。該軟件的正常運行需要購買公司的軟件加密鎖。然而,被告人張某未經授權,通過技術手段增加了從該公司購買的網絡鎖的使用節點,并將其出租。此外,張某還從他人處購買了非法破解的軟件加密鎖及破解程序,進行出租或加價出售,從中獲利。
與此同時,被告人閆某、龔某、李某也從他人處購買了過期的軟件加密鎖和非法破解程序,并加價出租、出售,從中牟利。四被告人的行為嚴重侵犯了廣某達公司的知識產權,給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審理過程
廣某達公司向法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要求四名被告人賠償損失477萬元。承辦法官李麗葉在細致審查證據、厘清案件事實的基礎上,一方面向廣某達公司和各名被告人細致釋法明理,詳細解釋刑法、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闡明其中的利害關系,明確被告人應當承擔的賠償義務;另一方面,綜合情理和法理,與雙方多次溝通,居中協調,尋找矛盾的平衡點。
經過耐心調解,最終在開庭前一天,廣某達公司與四名被告人達成調解協議,由四被告人賠償廣某達公司經濟損失448萬余元,并先行支付部分賠償款47萬元。廣某達公司對四被告人表示了諒解,并請求法院對四被告人適用緩刑。
審理結果
隆昌市法院在綜合評判四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性質、情節、社會危害性、認罪態度以及立功、坦白、認罪認罰等法定、酌定從輕處罰情節后,認為該案系侵犯知識產權的犯罪案件。在被侵權人對涉案人員予以諒解并建議對其適用緩刑的情況下,損害的社會關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修復。最終,法院根據法律規定,分別對四名被告人判處三年至一年的有期徒刑,并適用緩刑,處以罰金。四被告人認罪悔罪,現判決已生效。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
這面錦旗不僅承載著企業對承辦法官的感激和認可,更是對法院工作的督促和勉勵。隆昌市法院將繼續秉持“如我在訴”的情懷,維護公正、高效、權威的司法環境,助力優化營商環境,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結語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隆昌市法院用實際行動為企業保駕護航,展現了司法公正的力量。未來,隆昌市法院將繼續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企業和社會的創新發展提供堅實的法律保障。(秦 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