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中院緊緊圍繞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試點工作的目標任務,堅持黨建引領,突出“理論武裝、警示教育、英模示范、能力提升”,以“四講兩學三討論”為載體,促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取得實效。
“專家講理論、領導講實踐、干警講經驗、典型講事跡”
促思想認識再提高
宜賓中院先后邀請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高院駐點指導組領導對全院230名法院干警進行專題輔導,深入解讀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的理論基礎、實踐意義和方法路徑,切實提高干警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認識。組織10名院領導班子成員深入機關13個在職黨支部或聯系點法院講教育整頓專題黨課,6名機關黨委委員、7名機關紀委委員下沉支部擔任“指導員”,17名廉政監察員交叉擔任“政治督導員”,通過講授黨課、座談交流、實地指導等方式,與干警交流工作思路、心得感悟、方法技巧等,提升基層干部實踐能力。
與此同時,宜賓中院成立青年工作委員會,加強對青年干部的教育培養,開展“書香法院·智信精神”全員讀書活動,組織優秀黨務工作者、駐村書記、辦案標兵圍繞基層黨建、司法辦案和服務群眾等開展經驗交流,選送優秀年輕干警上掛、下派及到艱苦地區鍛煉,營造比學趕超濃厚氛圍。積極選樹全國法院掃黑除惡先進集體——市中院刑事審判第一庭、獻身審判事業的“老黃牛”——陳志勇、優秀駐村第一書記——劉俊路、十年扎根山區法庭模范法官——謝澤秋等英模,組織先進事跡報告會,營造學習英模、崇尚英模、爭當英模的良好風尚。
“基地學+庭審學”強精神之鈣、筑底線之基
在宜賓這塊美麗的紅色土地上,曾涌現出趙一曼、李碩勛等一大批革命先烈,譜寫出了可歌可泣的紅色篇章;大師古鎮文化抗戰、川滇黔游擊縱隊“策應豐碑”……在這里留下了熠熠生輝的紅色印記。
宜賓中院利用得天獨厚的紅色“資源”,大力開展革命傳統精神活動,精心打造學習載體,以新中國成立以來宜賓法院在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過程中的自身成長變化為脈絡,打造法治記憶陳列館,展現宜賓法院從鞏固新生政權到建設平安中國、從鎮反剿匪到掃黑除惡等歷史進程中的成長足跡,組織全院干警進行經常性參觀學習,強化內心共鳴、堅定法治信仰;持續深化政治輪訓,以支部為單位,組織160余名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到趙一曼紀念館等地深入開展革命傳統教育,以課堂教學、現場教學、體驗教學等多種形式,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補鈣壯骨、立根固本。
另一方面,宜賓中院充分利用法院自身獨特優勢,積極用好“庭審課堂”這一載體,組織干警旁聽職務犯罪庭審,以警示教育促進干警學法紀。市法院開庭審理向某某被控受賄犯罪案件,市級政法各單位200余名干警現場旁聽,強化警示震懾作用;現場教育以案明紀,分批組織230余名干警參觀法紀教育基地,組織觀看警示教育專題片,聽取違紀違法干警現身說法,引導干警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創作題材以案說法,以“2.12”涉黑專案為主線,拍攝掃黑除惡專題片,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確保警示教育觸及靈魂、發人深省。
“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大討論讓學習教育觸及靈魂
開展“絕對忠誠”大討論。宜賓中院13個黨支部、52名支部委員圍繞“當初入黨為什么、如今在黨做什么、今后為黨留什么”為主題,帶頭憶入黨初心、講入黨故事,13個支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重溫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政法工作重要論述摘編以及“延安整風”期間毛澤東同志在中共中央黨校開學典禮上的演說《整頓黨的作風》,集中組織觀看專題教育片《忠誠》,淬煉信仰不變色、立場不動搖、方向不偏移的政治定力。
開展“絕對純潔”大討論,宜賓中院機關各支部共產黨員圍繞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嚴格規范司法行為、不斷改進司法作風、強化廉潔風險防控4個方面內容作主題發言,廣泛聽取其他黨員同志意見建議,撰寫心得體會80余篇,其中第三黨支部干警撰寫的心得體會《田坎路邊的茉莉花》被新華網客戶端、中國法院網等國家級媒體采用,新華網客戶端點擊量49.2萬人次。
開展“絕對可靠”大討論,宜賓中院以全面提升干警政治素養和綜合能力、辦案質效為導向,圍繞學習宣傳民法典、依法妥善審執涉疫案件、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縱深推進訴源治理實質化、完善審判監督管理機制等8個方面組織專題研討,引領隊伍司法能力提升。堅持“請進來”和深化“院校合作”,創辦“宜賓法官講壇”,邀請四川輕化工大學法學院、宜賓學院法學院的專家學者進行指導講評,促進高層次專業化的人才培養。開展輪值輪訓、實戰比武活動,組織司法警察崗位練兵技能集訓,評選全市法院“十佳庭審”“十佳裁判文書”“辦案標兵”,努力提升司法能力和業務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