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預防“民轉刑”案件發生,攀枝花西區法院從訴源治理、立審執協作、法治宣傳教育三個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取得明顯成效。今年1-7月無一起“民轉刑”案件發生。
深化訴源治理工作,源頭化解矛盾糾紛。深入落實《訴源治理實質化運行的實施方案》,推動建立健全“兩所一庭”(司法所、派出所、格里坪法庭)和“法庭+司法所+村社”聯合調解機制,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以巡回審判點、便民調解點、訴訟服務站為載體,通過“三說會堂”、司法確認等方式,為前端治理提供堅強后盾。制定《推進訴內訴源治理工作臺賬》,建立院長總牽頭、分管院領導具體抓、審管辦總協調、相關職能部門具體實施的工作機制,確保臺賬確定的17個方面的40項工作有序推進。今年1-7月,受理民商事案件705件,同比下降33.43%;一審民商事案件服判息訴率二季度環比一季度保持良好上升態勢。
深化立審執密切協作,著力確保案結事了。立案時注重對婚戀、鄰里、瑣事、經濟等矛盾糾紛易激化的案件進行風險評估預防,發現苗頭傾向,及時采取防控措施干預化解;調解時注重凝聚多元解紛力量,運用“面對面+背靠背結合調解法”“法治教育+真情感化結合調解法”等方法,多元柔性化解;審判階段做好類案和關聯案件檢索,切實預防裁判標準偏離,保證裁判質量,同時做細判決說理和判后答疑工作,促當事人口服心服;執行階段,結合典型案例做實釋法明理,強化宣傳,做足執行和解工作,促進被執行人主動自覺履行生效法律文書。1-7月,對13起矛盾糾紛案件制定風險防控預案,民商事案件調撤結案率57.62%,被執行人主動履行率39.59%。
深化法治宣傳教育,提升群眾法治意識。夯實訴訟服務中心“第一課堂”,將法治教育融入到法律咨詢和講解中,“潤物”般引導群眾遵從法律理性維權;規范法庭庭審“中心課堂”,在庭審過程中準確適用法律、當庭裁判中充分釋明法律,向群眾直觀展現真實的司法;拓寬巡回辦案“巡回課堂”,在群眾家門口解憂化紛,釋放司法的溫度。融合線下實地普法與線上新媒體宣傳,講好法治故事,弘揚司法正能量。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推進“法治宣傳七進”向“法律服務七進”“依法治理七進”轉變,在立審執各環節,落實好 “以案釋法”制度,著力提升人民群眾和各類市場主體的法治意識和法律素養,著力從源頭上減少“民轉刑”案件的發生率。1-7月,訴訟服務中心接待群眾2500多人次,100多名干部群眾參加旁聽庭審活動,開展巡回審判41次,深入學校、企業、村社等普法12次,微博微信宣傳典型案例200多個。(周洪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