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通過四川微法院平臺提交立案材料)
2月3日,筠連縣法院e線“隔空”辦結兩起撫養費糾紛案件。案件從受理到調解,再到達成協議,最終結案僅用時2天,均通過線上辦理,既高效化解了矛盾糾紛,又避免了當事人外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
(承辦法官通過微信對當事人進行調解)
原告顧某與被告章某同居期間懷孕,二人因感情不和分居,原告顧某于次年生下杜某并獨自撫養,后因原告顧某無力承擔杜某教育費及生活費,遂與被告章某聯系,要求其支付相應費用,雙方協商未果。2月2日,原告顧某和杜某分別通過四川移動微法院平臺提交立案申請,將被告章某訴至筠連縣人民法院。
(調解成功)
法庭審查符合立案要求,隨即予以立案并移送承辦法官。承辦法官考慮到近期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在保障當事人權益的同時最大限度減少因人員出行集聚帶來的風險,第一時間通過電話聯系上被告,經過耐心細致的釋法明理、溝通協調,并告知疫情防控相關政策,被告同意由承辦法官通過微信對該案進行調解。隨后,承辦法官建立了一個微信群,將原、被告雙方拉到微信群內,再通過微信在線進行遠程調解。雙方當事人最終達成調解協議,由被告章某在原告杜某讀書期間每月支付生活費1500元,二原告自愿撤回起訴,被告杜某也通過線上向原告杜某支付了相應生活費。至此,筠連縣法院“非接觸式”e線為兩案畫上圓滿的句號。(曹建 古靜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