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5日
是第53個世界環境日
也是中國的第10個六五環境日
今年的主題是
“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山水向美,法治護航。在世界環境日來臨之際,瀘州兩級法院聚焦環境資源審判職能延伸,以巡回審判、多方聯動、普法宣傳為依托,打好生態環境保護和法治宣傳“組合拳”,大力提升環境司法公信力,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提供強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江陽法院 近日,瀘州市江陽區古樹名木認養簽約暨生態環境修復基地成立儀式在江陽區方山鎮方山景區舉行,江陽區法院攜手區檢察院、區農業農村局等單位,共護古樹名木,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在簽約儀式上,江陽區法院和區農業農村局、區方山森管所簽訂了古樹名木認養協議,認養一楠木古樹群。 江陽區法院積極參與古樹名木認養,將以認養人身份主動參與古樹群的保護工作,切實踐行環保理念,增強愛綠護樹意識,營造良好的綠色發展社會氛圍。 江陽區法院、區檢察院以此次認養活動為契機,聯合建立“瀘州市江陽區生態環境修復基地”,當天,法檢兩院攜手為基地揭牌。 江陽區法院還推出 “瀘法麒麟·一分鐘法治課” 增強群眾生態保護意識 一起來看看吧~ 以下視頻來源于 江陽法院 合江法院
近日,合江縣人民法院在合江縣車輞鎮金龍村村委會巡回審理了王某某非法占用農用地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 2021年10月至2022年2月期間,王某某將流轉的土地開發用于高山冷水魚項目,后未經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便使用挖掘機等工具毀壞林地。經調查,王某某違法占用林地面積9.57畝,其中國家公益林8.23畝、一般商品林1.34畝。經評估,本案的生態損害賠償費為71363元。 合江縣人民法院以非法占用農用地罪判處被告人王某某有期徒刑九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同時判決王某某采取補植復綠、發放森林資源保護宣傳資料、義務巡山護林的方式開展替代性修復。庭審結束后,王某某補種了200棵楨楠樹。 從“毀樹人”到“種樹人”,此次巡回審判既讓王某某獲得深刻教育,也引導了當地群眾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做生態文明的踐行者、推動者。 敘永法院 近日,四川省敘永縣法院與貴州省七星關區法院、云南省鎮雄縣法院、云南省威信縣法院在敘永縣舉行三省四縣(區)跨省域司法協作簽約儀式,共同簽署了《三省四縣(區)民商事審判、執行工作跨省域司法協作框架協議》。 四地法院攜手共進,必將實現司法資源的高效共享、司法質效的穩步提升、司法協作的暢通便捷,共同保護好赤水河的綠水青山、維護好烏蒙山的長治久安,為川滇黔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更高質高效的法治保障。 “云貴川”三省法院開展司法協作由來已久,法治成果豐碩,此次簽約進一步拓展了協作范圍,協作更加緊密、交流更加深入。 瀘州法院將繼續秉持“開放、包容、共贏、創新”原則,在瀘法麒麟“一江法庭”邊際司法協作模式下,持續提升司法協作水平,不斷做大、做優司法協作“朋友圈”,促進四地法院共創區域協同發展新局面,共譜互助互惠共贏新篇章! 保護環境重在人人參與 綠水青山更需司法護航 瀘州兩級法院 將繼續立足審判職能 深入開展 環境資源保護相關工作 推動生態環境綜合治理 筑牢全民生態環境保護法治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