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檢察官姐姐對我的關心,今天我和同學一起去廣場擺地攤了,賣了50元……”電話回訪中,未成年案件受害人小露(化名)絮絮叨叨地講述著她的近況。聽到她歡快的笑聲,甘孜綠芽未檢團隊的辦案檢察官周文琴知道小露的生活已恢復平常,那顆久久懸著的心也終于放開來。
“甘孜綠芽”,是甘孜州人民檢察院整合全州檢察機關創建的未檢工作團隊,它于2020年7月正式成立。團隊共有?名未檢檢察人員,是集法治宣傳、司法辦案和幫教矯治于一體的未成年檢察工作團隊。這些年,甘孜綠芽未檢團隊以檢察人員的真心與真愛、使命與擔當匯聚成照進未成年人心靈深處的一束暖光,傾情守護著甘孜“梅朵”(藏語意為“花朵”)的健康成長。
截止目前,團隊已觀護幫教未成年人254名,這是甘孜綠芽未檢團隊保護未成年人的一個具體數據,更是甘孜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一個縮影。而這個被綠芽團隊守護著的小露,她的轉變并不是孤例……今年以來,甘孜州檢察機關按照最高人民檢察院加強民生司法保障部署要求,能動履職,扎實開展“檢護民生”專項行動,綠芽團隊也積極行動起來。
多種角度,為孩子們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護
“同學們,你們知道檢察院是干什么的嗎?”“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包括哪些內容?”……法治課上,“綠芽姐姐”,檢察官李凌蔚通過法律知識問題搶答游戲作為引入,拉開了法治課的帷幕……今年6月,甘孜綠芽未檢團隊聯合甘孜州教育和體育局深入甘孜州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檢教同行,共護花開”檢察開放日活動,給學院300余名師生送去“法治大禮包”,重點宣講了校園欺凌的含義、具體表現形式、危害后果以及預防措施等內容。截止目前,諸如此類的法治宣講課已經陸續在甘孜18個縣(市)內生動開講。
從高中到幼兒園、從縣城到鄉村,“綠芽姐姐”“綠芽哥哥”“綠芽媽媽”們始終秉持“不落下一個孩子”的理念,圍繞“預防減少犯罪、保護合法權益、救助困境兒童、挽救失足少年”的宗旨,著力構建未成年人保護閉環,將更多司法資源傾向偏遠、貧困地區,以法治之光照亮未成年人前行之路。從年初到現在,甘孜綠芽未檢團隊依托“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六一”國際兒童節、“6.26”國際禁毒日、9月“開學第一課”等重要時間節點,根據不同學校、不同群體對法治的不同需求,圍繞預防校園欺凌、國家安全教育、防范性侵害、民法典宣傳等主題,設計內容豐富、適配性強、生動有趣的法治課程,今年8月甘孜石渠縣檢察院正式揭牌的“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實踐基地”更是為甘孜檢察機關開展“訂單式”法治宣傳教育活動“錦上添花”。針對學生難以理解的法律問題,他們當場進行釋法說理、答疑解惑;遇到部分學生不敢、羞于講述校園性侵、校園欺凌等敏感事情時,他們以播放宣傳教育片、發放訂制宣傳冊、聯合開展心理健康輔導等恰當方式教育引導學生如何做好自我保護。多措施、多渠道、多形式的普法宣傳,讓孩子們知曉檢察機關正在全方位、多角度地為他們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護。
多方聯動,集全社會之力托舉起每一個孩子
“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不能僅僅依靠檢察機關一家的單打獨斗,我們更需要多方聯動參與,構筑社會化支持體系”,這是甘孜州人民檢察院第七檢察部主任楊萍在“2024年甘孜州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推進會”上說的話。也是因為這樣,甘孜綠芽未檢團隊持續完善,從“獨角戲”到“大合唱”,他們正在努力地集全社會之力托舉起每一個孩子。
“我的娃娃也在縣中學上學,以前最擔心娃娃在上學路上的安全問題,感謝檢察院能夠實實在在地為我們排憂解難……”,爐霍縣新都鎮安心工程小區一居民激動地說道。這是爐霍縣檢察院辦案人員對辦理案件進行現場回訪時的場景。2024年,爐霍縣檢察院接到群眾反映縣中學門口存在交通安全隱患,經檢察官徒步勘察發現中學門口沿河邊一帶護欄缺失、損壞、斷裂、移位問題多達43處。確認事實后,爐霍縣檢察院隨即召開多部門公開聽證會,快速形成整改方案,確保在最短的時間內迅速解決孩子們的出行安全隱患。為確保工作落實見效,今年6月爐霍縣檢察院再次組織人員對該案件辦理進程進行督查、回訪。他們在縣中學門口實地核查新安裝的護欄是否符合安全標準、安裝位置是否合理,是否能夠有效地做好事行人和車輛、是否對學生上下學期間的交通安全起到保護作用……。看著規范安裝的護欄,以及學校周邊增設的減速帶、警示標志,新增完善的交通標識、標線,該案件的主辦檢察官熊陽在這一刻才算是真正地“放心”了。
今年以來,甘孜綠芽積極推動各方力量參與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努力構建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司法保護“六位一體”的新時代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格局。針對學校周圍交通安全警示設施缺失、對出行學生人身安全造成威脅問題,督促公安、交通部門及時設置交通安全設施設備;緊盯學生周末、節假日上下學出行高峰時段,在出行量較大的重點路段、學校門口加大對無牌無證、超員等交通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努力鋪就未成年學生上下學的“平安路”;聯合有關部門對校園食品安全進行檢查,以學校食堂為重點對象,對用餐環境、食品原料來源、食品儲存情況、餐具清洗消毒等開展全方位檢查,保證學生吃的健康、吃的干凈、吃的安全;對學校周圍商鋪、超市的煙草制品等經營活動開展專項檢查,對經營主體向未成年學生銷售香煙、未在店內醒目位置設置或者不規范設置“禁售香煙”的標志等問題,向監管部門制發檢察建議,建議其規范“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香煙標志”的張貼,要求加強對學校周邊經營主體經營活動的規范化管理,嚴厲打擊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煙的違法行為,切實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多形式幫教,為罪錯未成年人撐起一片法治藍天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擁有無限的潛能和美好的未來。然而,有時候孩子們也會在前行的道路上迷失方向,陷入困境。如何為罪錯未成年人撐起一片法治藍天,幫助他們蛻變成長?甘孜綠芽也努力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我深刻地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非常感謝檢察官阿姨能讓我有糾正錯誤的機會,今后我一定會遵紀守法,努力學習成為一名積極、陽光、守法的好少年”。這是涉罪未成年人小楊(化名)在丹巴縣檢察院組織的不公開檢察聽證會上的懺悔。甘孜綠芽未檢團隊在深入了解案情后發現,小楊犯罪時還未成年,系初犯,犯罪后主動到案并如實供述犯罪事實,符合自首情節,自愿認罪認罰,且獲得了被害人諒解。經過審查全案后,決定對小楊作出不起訴決定。
為進一步強化社會力量對誤入歧途的罪錯未成年人幫扶力度,甘孜州人民檢察院早在2023年就已與甘孜州邑美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簽署了《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服務協議》,期間州檢察院聯合康定、瀘定等多個基層檢察院以“檢察+社工”工作新模式積極開展“法治進校園”工作。目前,諸如這樣的工作已在甘孜18個縣(市)檢察院持續開展,各地檢察機關根據協議規定,積極協助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專業社工人員,通過教育考察、心理輔導、社會調查、法治宣傳等方式,對未成年人實現自我成長、融入社會構建完善的社會支持體系。
“合作協議的簽署讓我們檢察機關有更多的可能幫助未成年人復學、就業,使其早日融入社會,為罪錯未成年人搭建教育矯治、就業過渡、融入社會的平臺,將未成年人保護和犯罪懲治、預防工作推向一個更高的發展階段。”新龍縣甘孜綠芽未檢團隊辦案檢察官朱丹說。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希望,讓迷途中的“小露”“小楊”看到光明、重獲未來不僅是甘孜綠芽未檢辦案團隊的使命,更是甘孜檢察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擔當。周文琴、李凌蔚、楊萍、熊陽、朱丹……和他們一般的甘孜綠芽衛士們將繼續貫徹對涉罪未成年人“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和“教育、感化、挽救”的司法政策,為涉藏地區的孩子們撐起一片藍天、讓法治的陽光照到高原地區的每一個角落,以甘孜綠芽的源源之力守護好甘孜高原的格桑梅朵!(麗娟 馬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