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守護“楓”景的法庭小哥

        來源:屏山縣人民法院 作者:丁如林 發布時間:2021-03-26 11:18:28

        八仙山世界第一高立佛,隱藏在茶竹相間的山谷,云霧繚繞的山下,大小龍溪交匯處,是“煙雨龍華”古鎮。這里有千年難以解開的謎團、鮮為人知的傳說、人熊和睦相處的故事……

        龍華山清水秀、壯美村落、天然氧吧令人神往,人民群眾安居樂業,脫離貧困,走向小康,邁向富裕,這離不開脫貧攻堅的黨員干部,也離不開小鎮法庭干警們守護“楓”景。

        龍華人民法庭2020被全市確定為首批“楓橋式人民法庭”,八零后法官楊東升帶領一名助理、一名書記員和法警,走村入戶,苦口婆心,與地方黨政合力唱響了和諧之歌。2020年共計受理案件197件,調解撤訴121件,調撤率55.84%。

         

         “疫”起度過——服務不停

        去年2月,新冠疫情正在肆虐。2月18日,法庭的電話響了?!皸罘ü?,我與王某民間借貸糾紛案,能不能幫我處理,王某不還我錢,還把我們拉黑了……”。電話里的彭某很著急。

        “雖然是疫情間,我們會想辦法盡快……”東升翻閱案件發現王某8萬元借款拖欠十年之久,隨即通知王某到庭送達文書,詢問情況,通過電話連線“非接觸”方式,經過長達三小時溝通,雙方達成調解協議。

        第二天, 一場“隔空”離婚案在屏山法院開庭,“鑒于當前疫情的嚴峻形勢, 你們的案件用微信小程序進行遠程開庭……”東升電話征求意見得到雙方當事人同意。他指導當事人注冊賬號登陸小程序,完成了首個“云審判”案件。后來屏山融媒體中心對他進行了專訪。

        為了推廣“四川微法院”立案,他們送法走進茶園……

        自創建“楓橋式法庭”至今,法庭“云上法庭”調解審理36件,方便了在外地務工的當事人,讓老百姓感受到智慧法院的實惠。

         

        一起化解——難題不退

        看似溫柔的楊法官,面對困難和問題,鐵骨錚錚,絕不退縮。但他絕不是蠻干,講究方法藝術,讓很多疑難問得以化解,去年中都鎮一起長達42年的糾紛在他努力下,成功解決了歷史遺留問題。

        2020年2月27日,屏山縣政府門戶網站一則《歷史問題一朝結 訴調對接潤民心》的消息。消息說,“糾紛長達42年之久,爭議較大,龍華法庭第一時間邀請中都司法所共同組成工作組對該案進行調查走訪和研判,本著減輕當事人訴累,力爭將矛盾化解在訴前,有效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思路,決定把調解作為本案的首要選擇。”

        2020年2月26日,經過工作組4小時的釋法說理,雙方在平等自愿互諒互讓的基礎上達成調解協議。后協議通過司法確認依法作出民事裁定書,保障協議雙方合法權益。

        “只要解決了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我就開心”,東升沒有豪言壯語,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名黨員在黨旗面前的莊嚴承諾。

         

        一起研討——黨建不離

        “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是東升在基層矛盾化解中的最大收獲。

        基層開展訴源治理,法庭不能單打獨斗,離不開黨委、司法所、派出所等基層站所的支持。龍華人民法庭在創建楓橋式人民法庭過程中,與兄弟站所緊密聯系,既干好了工作,也在工作中促進了共同進步。

        早在2019年,通過與基層司法所、派出所長期合作,法庭總結出了“1+2”工作模式。對于法律關系簡單,又具有普遍性問題,法庭邀請司法所助力,實行批量解決糾紛,有效降低訴訟成本。容易引發矛盾并發生斗毆,對對立性、沖突性強的糾紛邀請派出所助力,可以有效防范矛盾惡化,避免升級。對于更加疑難而對抗風險更大的,則“兩所一庭”的同志同時參加。

        “兩所一庭”成為龍華人民法庭合力解決糾紛的主要模式,但不能忽視基層其他調解組織的作用,法庭積極爭取黨委支持,通過對基層調解組織的指導,發揮基礎調解組織作用,可以有效將大量糾紛消滅在萌芽狀態。

        2019年12月15日,袁某與屏山縣龍華鎮中埂村某組組長余某簽訂建橋合同,修建便民橋一座。工程完工后,因便民橋質量瑕疵問題,雙方矛盾激化,工程款催收遙遙無期。

        2020年起訴到法院,雙方結怨已久,情緒激動,多次調解無果。3月10日,楊法官委托龍華鎮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次日,龍華鎮黨委領導牽頭由綜治辦綜治員、人民調解員、村民委員會成員,與法官現場協同調解,經過三個多小時的釋法說理,促使雙方達成調解協議。

        通過不斷探索完善,龍華人民法庭創建“楓橋式”人民法庭逐步形成了“1+2+N”訴源治理解紛新模式。即 “1個法庭, 2個基層站所(司法所、派出所), N個多種解紛模式”,充分發揮法庭、司法所、派出所作為前沿陣地“橋頭堡”作用,通過“黨建+審務”訴源治理工作站有效銜接 ,聯合“四員”(即綜治特派員、司法助理員、人民調解員、特邀調解員),充分發揮律師調解、人民調解、商事調解、行業調解等多元解紛服務資源為群眾提供優質的司法服務。截止2021年3月,龍華法庭通過“1+2+N”訴源治理解紛新模式已化解疑難復制的基層矛盾糾紛7件,通過司法確認案件11件,極大的發揮了新時代楓橋式法庭的先鋒作用,將大量的矛盾就地化解,就地解決,傳承和發揚了新時代楓橋精神。

        (丁如林)


        責任編輯:唐方瓊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乌珠穆沁旗| 周口市| 榆林市| 铜川市| 友谊县| 朔州市| 伊吾县| 鄯善县| 栖霞市| 孟连| 灌南县| 衡阳县| 托克托县| 达孜县| 台南市| 嘉荫县| 乐安县| 类乌齐县| 南宫市| 启东市| 晋州市| 依安县| 白玉县| 洛川县| 玉门市| 阿图什市| 关岭| 冕宁县| 阳信县| 固镇县| 泽库县| 华容县| 杨浦区| 桃园市| 淮南市| 西昌市| 河西区| 泗阳县| 苍梧县| 门头沟区| 和林格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