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犍為縣檢察院的2名幫扶干部——何江和吳茂川嗎?他們作為第一批次幫扶干部,不負組織所托,圓滿完成了脫貧攻堅任務,按照組織安排平安返崗!他們黝黑健康的皮膚下,有圓滿完成任務的喜悅,還有對美姑幫扶村民們的不舍……
話不多說,來聽聽他們的扶貧故事吧。
使命在肩 大山深處的召喚
2018年6月,犍為縣檢察院的吳茂川、何江兩名干警肩負組織的期望和重托,帶著全院干警的深厚情誼,遠離家鄉和親人,投身于脫貧攻堅工作,成為美姑山谷中亮麗的一道風景線。進村的路并不好走, 9小時的路程,伴隨著塌方滑坡,一路危險重重,但他們說:“路越艱難,風景越美,無論如何,感謝經歷。”
第一次進村時,村民們早早地守望在路邊,看著這些臉上洋溢著笑容、期待著脫貧致富的鄉親們,吳茂川與何江暗下決心,一定不負期待,回應這份來自大山深處的召喚。
燃燒自我 雙腳撐起扶貧夢
要實現脫貧致富,關鍵在于產業發展,有了產業,村民才有持續收入。在阿子馬洛村,美姑山羊、巖鷹雞、美姑黃牛成群,果樹成林郁郁蔥蔥,村民忙碌又幸福,這是幫扶干部何江,協助該村成立的養殖合作社。幫扶干部們立足該村實際,因地制宜幫助村民選擇適合養殖的種類,并開展技術培訓,為村民提供持續服務,以產業帶動經濟,促進村民們增收,帶領全村脫貧致富。
通訊難,一直是四吉村村民生產生活水平提高的制約因素。四吉村全村21平方公里,村民居住分散,在村委會可以有線寬帶上網后,因無手機信號,村上仍通訊不便。為了解決此問題,吳茂川積極向政府相關主管部門和州移動公司反映情況。2019年3月,在海拔3200的全村相對高點新建4G通訊基站建成,四吉村村民家里通過手機撥打電話,隨時查詢農產品價格信息,學習農業技術等 ,極大地改善了四吉村通訊條件,提升脫貧成色。
這些只是吳茂川與何江三年工作的縮影。駐村宣傳、新寨建設、產業發展、環境整治,入戶助農增收、禁毒防艾、計劃生育、控輟保學……他們不畏艱難困苦,燃燒自我,一次次地走村入戶熟悉村情民情,一次次地跋山涉水丈量美姑大地,用雙腳撐起村民們的扶貧夢。
真心化墨 書暖心扶貧答卷
如今,吳茂川與何江的幫扶村已順利通過州級脫貧驗收,摘掉貧困村的帽子。通過駐村工作隊員的努力,現在四吉村的貧困戶告別了土坯房,住的是安全舒適的的房子,告別泥濘路,走的是入戶到家的硬化路,告別挑水吃,喝的是到家入戶安全飲用水,村民養殖的牛羊遍山坡,日子越過越好。他們用真心化墨,書寫了一份滿意又暖心的扶貧答卷。
他們說:“鄉親們是目送我們離開的,沒有太多的言語,因為要說的話,都傾注在了心里最深處,我又一次落淚了,擦著眼淚,不敢回首,我愛這片土地,它是我的驕傲,因為這片土地的脈搏,此刻在我的血液里跳動,將會陪伴我整個人生旅程。三年的脫貧攻堅經歷是一筆永遠值得珍視的寶貴財富,也是一場永生難忘的道德修行。”
貧困村的成長,是群眾和所有扶貧戰士們的汗水鑄就,讓我們為所有投身于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平凡英雄”點贊!愿他們身體安康,工作順利,萬事如意!
(陳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