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法崇檢,勤學善思
2013年7月,陳遠萍從原彭山縣司法局調任檢察院成為公訴科的一名普通干警,很多人問她“怎么好端端的醫生不當,要跑到檢察院來受苦受累喃”,甚至有人調侃“是不是醫不好人噢”。她只是笑笑,并在每一次詢問時更加堅定做得更好的決心。她的夢想,就是能成為一名檢察官。雖然后來她陰差陽錯學了醫,但這并沒有阻止愛學習的她走近法學。她一邊認真學醫,一邊自考法律,并取得了川大法學學士學位。她放棄了保研,作為四川省優秀大學畢業生考入丹棱縣醫院,卻在執業醫師考試和司法考試同一天的情況下,毅然選擇了司法考試,又考入了彭山政法部門,只為追逐心中的夢。
到了檢察院公訴科,她的第一個任務是為“四化”建設整理過去五年的案件卷宗,她徜徉在各種案件中獨居彭山樂不思家,將整理的案卷都認真學習一遍,遇到不懂的就請教前輩。為學習出庭能力,她主動為各位前輩出庭當書記員。
2014年她開始獨立辦案,五年學醫讓她思維更加嚴謹、做事更加仔細,可光有這些是不能辦好案件的。沒有經過系統學習,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保證案件質量,審查更仔細,查閱更多資料,多學習請教,關注各種法律公眾號,回家都看法制頻道。她兩耳不聞案外事,一心埋頭辦案,讓結果盡善盡美。她辦理的教師劉某強奸案,于2015年入選四川省檢察機關未成年人保護“十大典型案例”,2016年入選四川省婦聯等組織的第一屆四川省依法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十大優秀案例。
為民崇公,法理情合
“法安天下,德潤人心”。為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對法治的更高需求,陳遠萍注重法理情的深度融合,提升司法公正品質,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她在辦理周某騙取社保案時,周某70多歲的老父親到檢察院請求釋放周某,認為是有人故意栽贓陷害,一到辦公室就跪下了。陳遠萍見狀,趕緊跪下扶起顫巍巍的老人,并給他保證“我不是彭山本地人,沒有你說的那些盤根錯雜的關系,一定會公正辦理案件的,你放心。”她這一跪,讓周老感動了,之后雖常到院了解情況,但一直態度較好,再沒有過激行為。
舉目無親是陳遠萍讓群眾信服的說辭,是她辦案不畏人情不懼仇的武器,但并不妨礙她對第二家鄉人民群眾的愛。她不怕困難,設身處地、感同身受、推心置腹、釋法明理,為解決人民群眾的困難而忙碌奔波。
不囿于就案辦案,陳遠萍深知打擊犯罪是為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讓“一案教育一片”,敬畏法律、預防犯罪是法治的應有之義。她積極投身各類法制宣講活動20余次,并從辦理的兩搶一盜、醉駕、開設賭場、販毒等各類案件中提取法治宣傳熱點,將辦案中的有效做法和對法律的適用及對日常生活的提醒,編發成130余篇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宣傳信息,通過“兩微一端”向社會公開,積極回應廣大群眾對檢察產品的更高需求。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五年全身心的公訴生涯,給予的是辦案經驗的積累,更是自我夢想的塑造,自身能量的醞釀,是繼續向上追逐的底氣。這期間,她的辦案文書被評為優秀審查報告、優秀公訴意見書,參與的張獻忠沉銀系列案辦案組榮立三等功,她本人也獲得出庭風采獎、政法維穩先進個人、優秀公務員、眉山市優秀公訴人等榮譽稱號。
守正崇善,擔當實干
2019年底,彭山檢察院內設機構改革,第三檢察部整合了原刑事執行檢察、控告申訴、法律政策研究、案件管理、檢察技術等職能,陳遠萍任主任。為了將部門有限人力有效整合,增強部門凝聚力,她將自己的能量發揮到極致,用善意、善謀、善為感化、感染、帶動同事,堅持守正創新,通過“一案多移”將案件管理工作融入第三檢察部的司法救助、技術性證據審查等各業務職能中,并進一步保障了全院各項訴訟工作順利開展,獲得了上級檢察院領導肯定并轉發全市推廣。2020年,彭山檢察院第三檢察部在她的帶領下,五項業務工作在市院考評中2項名列第一,2項名列第二,1項名列第三。
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最重要的是有底線、有原則、有擔當、有責任心,以這些的姿態做一份平凡的工作,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平凡。近三年來,陳遠萍獨立評查了140多件案件,評查文書兩次被評為優秀評查報告。2020年10月,陳遠萍獲得了全省檢察機關案件管理業務能手稱號。
修身崇德,逐夢行遠
作為一名軍嫂,她守得住、行的正,一個人在彭山堅守6年,把幾乎所有的時間精力都貢獻給了工作,懷孕8個月時還穿著借來的超大號制服出庭,順利完成了張獻忠沉銀系列案中主犯的公訴工作。她在日記《公訴寶寶養成記》中寫到:媽媽是一名國家公訴人,在發表“我們受眉山市彭山區人民檢察院的指派,代表本院,以國家公訴人的身份,出席法庭支持公訴……”時最自豪,在每成功辦理一件案件時最有成就感,在每完成一件案件時最高興……
公訴寶寶出生后,她為了兼顧工作和照顧家庭,成了眉山到彭山早班公交車的常客,只為晚上能按時回家陪伴兒子。她調侃自己是“不愛紅妝愛軍裝,不愛酒釀愛為娘”。當清晨兒子攔著不讓她上班時,她告訴兒子“媽媽要對得起辦理的每一件案件,對得起領的工資,在其位謀其職才能實現人生價值”。
(張景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