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警,是她的身份;“最美警嫂”、愛心志愿者,是她的標簽。“點滴關愛,共筑社會文明!”內江市中區人民法院法警、34歲的張建秋,長年助人為樂、熱心公益,希望將內心的“小愛”獻予社會、贈予需要關懷的人群。
愛崗敬業,她是“最美法警”
她有一句口頭禪“我愛工作,工作使我開心”,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從一個門外漢到業務尖兵, 執行安檢100余次,查驗人員12000余人次,其中查獲嫌疑人員500余人次,查獲嫌疑物品、違禁品上百件,多次受到上級領導表揚表彰。
某次,張建秋在安檢崗位時,攜帶汽油的李某某將汽油藏匿在黑色腰包內,在安檢機的檢測下,張建秋發現其包內有兩個柱狀物體,便要求其開包檢查,李某某表現異常、言語支吾、拒絕配合,張建秋頓時心生警惕。再次釋明安檢制度后,對李某某的包進行強行檢查,發現柱狀物是裝有暗黃色液體的瓶子,之后經過仔細盤問得知是汽油,據他自稱是治病所用,張建秋在李某某配合下將汽油交安檢室保管后,才允許其進入法院。這樣的例子很多,不管是暗中測試的上級領導,還是想要攜帶違禁品進入的當事人,在張建秋認真負責的態度面前,都無所遁形。
2018年12月,生完小孩不到三個月的張建秋,因為單位的女法警不夠,她放棄了還沒有休完的產假,積極投入到全市掃黑除惡審判保障工作中,長期07:00到單位,24:00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某次案件任務重、時間緊、被告多,張建秋害怕耽擱工作,連續幾天只能中午晚上請人照看小孩并把其送來辦公室進行哺乳,哺乳結束立馬投入工作中,下班已經凌晨只能帶小孩一起留宿辦公室。領導考慮到張建秋的特殊情況安排她休息,她卻以崗位不能缺人為由拒絕,一直堅守在崗位上。
熱心公益,她是群眾中的“貼心人”
雖然不是一名黨員,卻時刻擁有著愛國愛黨愛人民的心。“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但凡有人需要幫助,都會伸出援手。”近年來,她常常利用工作之余參加志愿者行動,幫助過的人不計其數,也因此成為全院眾口交贊的“助人為樂”榜樣。
2017年5月的一天,由東興區義博殘疾人服務中心(下稱義博)主辦的“義博傳承中國夢?博愛助殘心連心”公益活動,作為活動參與者的張建秋和眾多志愿者一起到東興區柳橋敬老院,送文藝、給老人剪指甲等,陪伴45名孤寡老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周末。這僅是張建秋響應“踐行十愛?德耀甜城”號召,關心孤寡老人的一個縮影。即便是懷孕后期,她也放不下公益事業,2018年一場以“傳遞愛心?溫情匯聚”為主題的愛心公益活動在大洲廣場舉行,活動前夕,張建秋聯系數名本地書畫家,在活動當天現場創作,通過義賣的形式為12歲白血病患者何某某湊集善款。
自加入義博成為愛心志愿者以來,她的身影便活躍在各類公益活動中,其足跡遍布東興區高橋鎮、市中區龔家鎮、經開區交通鎮等16個鄉鎮的敬老院。不僅如此,她還和道德模范一起為殘疾人朋友聯系工作,提供就業機會;為失學兒童解決戶口,聯系學校,購買生活用品等。
情暖人間,她是“最美警嫂”
嫁給了警察就意味著聚少離多,兩人自2012年相識相戀以來,身邊的戰友們也都跟著“享了福”。每年生日,她都會給他們做蛋糕、唱生日歌;但凡周末有空,她都在家做豐盛的美食,給他們送去崗位,讓大家身處異鄉也有家的溫暖,“最美警嫂”的稱號由此得來。但張建秋的“美”并不局限于丈夫所在部門。每年除夕夜,她都會給堅守在一線的干警送去溫暖。時光回溯到2017年,春節即將來臨,張建秋心系在崗值班的干警們,下班后不顧身體疲憊的她,用兩個不眠之夜在家里做出了400多份水餃,只為在除夕這一晚能給在城區各處執勤的公安、消防、交警等執勤干警都送上一份有愛有溫度的年夜飯。
溫柔賢惠,她是“最美的兒媳婦”
敬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她的丈夫茍杰是一名人民警察,肩負著保護人民的安全重擔,哪里需要哪里去,近年多次援藏援疆,一去就是一年半載,撫養孩子、照顧父母的重擔,就落在了張建秋一人肩上。父母孩子生病,她一個人忙前忙后守著,工作生活總是忙得連軸轉,她不僅是一位賢妻良母還是一位孝順公婆的好兒媳,她時刻以“孝”字為先,用實際行動孝順父母,承擔了做兒女的責任和義務。
法院是一個維護公平正義的地方,雖然她只是一名小小的司法輔助人員,但她卻順利地保障了庭審安全;雖然她在工作崗位默默無聞,但她卻是守護大家安全的戰斗堡壘;雖然工作生活家庭的重擔都壓在她身上,但她始終清正廉潔,熱愛工作,熱愛生活,不忘初心!(寧 爽 王欣怡 四川法制網 高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