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崇慶縣 (今崇州市)“知識農民”衛先生得子,按輩字“德”,為愛子取名德佳。衛先生取名暗含珠璣,寄寓“以德養身,易長易大”的美意。
如今臨近退休了,衛德佳用自己的職業生涯守護了一個令名:德佳。
2021年12月,衛德佳入選2021年度“四川十大法治人物”。他被主辦機構譽為“能源法學拓荒人”。
30歲成為全國優秀教師
1984年衛德佳從西南政法大學畢業,任教于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教學、讀書、撰文,夯實學養。
1989年《行政訴訟法》頒布,掀起了行政法、行政訴訟法研究和普及的熱潮。衛德佳敏銳地嗅到了這股氣息。四川人民出版社來政干院約稿,衛德佳主動擔責,聯絡全國政法類成人高校,主編了一系列教材、著作,其中《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一書榮獲司法部“優秀專著獎”。
厚積薄發,衛德佳成為政干院乃至四川法學教育界一顆冉冉升起的學術之星。1993年,他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時年30歲。
此后,衛德佳在法律普及上也頗有作為。1997、1998年應四川天地出版社約稿,主編《現代家庭法律顧問》《中國公民權利手冊》。這兩本法學辭典類圖書扣合時代需求,多次再版;天地社還以兩書內容為藍本,推出農村讀物,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1992年后,衛德佳開始涉足律師業務,主攻房地產領域,擔任知名房地產、建筑企業的法律顧問。主編的《房地產法學》(第二、三版)被100多所高校選用為教材。
1997年,衛德佳被司法部評為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十崗千優”優秀教師。這是他獲得的第二個全國性榮譽。
按照國家政策,高校教師可以兼職律師。這里還有一個小插曲。1993年后,衛德佳開始擔任行政職務。有時師生來找他,找不到人,就猜“是不是辦案去了”。一次,衛德佳剛下課,手里拿著教案,臉上還撲著粉筆灰,在走廊上遇到院長李犁。李犁驚訝地說,“我還以為你辦案去了呢。”
其實,只有教書育人,在衛德佳心里分量最重;對政干院,他抱有一份深厚情懷。
1985年,剛入職的衛德佳赴中國政法大學參加為期一年的師資培訓班。結業時,因學業優異,有留校(中政大)機會;同時,他也收到政干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長周守倫第一個教師節的慰問信。銜恩跳槽,謂之不義。思慮再三,衛德佳決定回來。
1993年,西南財經大學慕名相聘。院長陳耀祖挽留說:“衛老師,學校把最高榮譽都給了你。”衛德佳再次留了下來。1997年,衛德佳獲評副教授,四川大學法學院擬聘他為行政法碩士研究生導師,他又婉謝了。2000年,因顧問單位的引薦,某城區法院虛位以待,衛德佳最終難舍對教書育人的熱愛。
衛德佳參加學術交流
轉型之際,臨難受命
2004年,政干院并入西南石油大學,以原班人馬為基礎,成立了西南石油大學法學院。
此時,衛德佳的律師業務做得風生水起,政干院成為歷史,他了無牽掛,他想創辦一家律師事務所,從事專職律師,從實務一端圓自己的法治夢。
原政干院院長李犁、西南石油大學黨委書記董保真先后找他談話。兩邊的一把手都言辭懇切,他被說服了,并被任命為法學院院長。
合并到西南石油大學后,最急迫的是教學轉型。新成立的法學院底子薄,教學、科研、社會服務都乏善可陳,這對他來說是臨難受命。18年來,他在法學教育主要負責人崗位上連任至今,殫精竭慮,使盡解數,把青龍坡的法學篝火傳遞到夢溪湖畔,越燒越旺。
他帶領團隊完成關于“法學專業主干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研究”和“法學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研究”等省級、校級教改課題,提出并踐行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素質教育與職業教育“三結合”的理念,成功地把成人高校的培訓式法學教育,提升為普通高校的學歷教育。
法學教育有其特殊性,國家自1980年代末就設立了面向全社會的職業考試,其沿革從“律考”、“司考”到現在的“法考”(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這可以視為法學畢業生的“驗收考試”,是一把法學人才培養質量的標尺,法學院畢業生的通過率,最近10年連續統計,高達45—64%。另一標尺,考研上線率,近年達到18%。
我校法學畢業生尚無系統回訪,但今年3月,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評選百名優秀女法官,成都鐵路運輸第一法院院長張艷秋等4名校友入選,由此可見一斑。
2014年12月法學專業入選四川省卓越法律人才培養計劃,2020年獲批四川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是迄今我校法學專業建設上兩項標志性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社會工作專業后來并入法學院,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2019年獲批四川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是省內高校社會學類專業的唯一獲批單位,譚祖雪教授領銜的災害社會工作在全國具有較高的知名度。
衛德佳在外地講學
“一定要搞學科建設”
2004年,新都一家農家樂,時任研究生院院長的趙金洲與衛德佳懇談。趙金洲用他那一貫渾厚而鏗鏘的仙桃味普通話說:“衛院長,一定要搞學科建設!”
學科建設要以科研為支撐,法學院的突破口在哪里呢?
衛德佳再三考量法學界的格局和法學院的處境,認定科研的唯一突破口,是與學校的主干學科相結合,著眼于石油天然氣、環境資源保護領域的法律問題。
機會來了。2005年10月,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承擔一項國家發改委課題,涉及法律部分尋求學校支持,要求年底結題。當時,主攻能源法還只是一個想法,結題時限又緊,接還是不接?衛德佳沒有猶豫,承接下子課題,立即組織科研團隊。在研究中,團隊提出“打破壟斷,天然氣產業進行市場化重構”的核心觀點,并按期完成《中國天然氣法框架設計研究報告》,順利結題。國家發改委對《報告》高度重視,法學院補充提交了《研究成果說明》。
《報告》2006年1月被四川省人大常委會采用。以《報告》為藍本,2007年在第十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上,四川省人大代表團提交一號議案——《關于盡快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天然氣法〉的議案》,在全國范圍內產生了較大影響。
后來,《中國天然氣法框架設計研究報告》榮獲四川省第十三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這也是法學院成立后獲得的第一個省哲社成果獎。
2006年12月,以此次研究為基礎,法學院成功申報四川省社科規劃課題“我國石油天然氣法律制度研究”。結題后,出版了國內第一部石油天然氣法學專著《石油天然氣法律制度研究》。
以研究成果為支撐,2011年起,衛德佳在法學院開設了“石油天然氣法學”特色課程。這是科研反哺教學的一個成功案例。
法學院對天然氣法作了開創性研究,每談及此,衛德佳卻面色凝重。自2007年省人大議案開始,迄今15年了,天然氣法遲遲沒有出臺,而能源法的其他部門都有立法。多次參與過產業內調研的衛德佳認為,天然氣法需要綜合考量國家能源安全、經濟可持續發展和民生普惠的需求,確實有一定立法難度,法學界還任重道遠。
2011年衛德佳團隊中標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的“法律風險管理體系研究”項目,是一場硬仗。酷熱的暑假,師生遠赴新疆輪臺縣,走訪調研甲方40多個中層單位、170多個科室。團隊創新性提出的“風險損失率”提高了法律風險評估的準確性,赴北京中石化總部作專題匯報,項目成果獲得甲方贊譽,通過信息化升級后在中石化系統推廣使用。項目及后續兩個服務合同,經費合計292萬元。這在文科項目中很罕見了。衛德佳由此發表了2篇C刊論文,并為本科生、研究生開設了“法律風險管理”特色課程。
這些年來,法學院的科研氛圍日漸濃郁,傅晶晶、崔金星、陳自強、王浩等一批青年教師在各自的學科方向上嶄露頭角。
以科研為支撐,在法律碩士專業學位點獲批后,2018年法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獲批。
衛德佳(前排右三)參加“一帶一路”能源法律與政策研討會
斜杠中年
衛德佳說他是個“斜杠中年”,社會兼職多:四川省委省政府法律顧問/四川省法律人才專家庫專家/四川省首批行政執法特邀監督員/四川省綠色發展專家庫專家/四川省法學會法學法律專家庫首批專家/四川省能源法學研究會會長/律師。這些稱謂之間常用斜杠隔開。
這些頭銜更多的體現為一種社會認可,但會長一職卻是“自找的”。2016年,衛德佳倡議成立四川省法學會能源法學研究會,獲批后掛靠法學院,并擔任會長至今。研究會每年出版一輯《能源法學研究》論文集,并不定期開展理論研討和行業調研活動,有力地促進了四川省能源法學研究和能源行業的依法治理工作。
2020年10月,四川省決定在14個縣(市、區)開展全面依法治縣示范試點。西南石油大學被指定為7所指導高校(機構)之一,負責指導蘆山縣、武勝縣。衛德佳分工負責蘆山縣,指導蘆山縣建立命名為“云上法治森林”的智慧法治化平臺,實現了政府社會管理與企業、公民辦事、建議、投訴的雙向功能集成。武勝縣的指導工作以培訓、調研、提出整改建議為主。在2021年10月召開的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工作會議上,學校的工作成績得到肯定。蘆山縣以試點成果為基礎,申報的國家“法治政府”試點已通過四川省評審,正在進行國家評審。
2021年7月,衛德佳執筆,《西南石油大學關于加強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法律制度研究及法律風險評估的建議》獲四川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鄧勇批示。
但是,另外一個更個人化的頭銜“律師”,衛德佳淡出了,2015年還正式辭去了兩家知名企業的法律顧問職務。業內人都明白,這意味著什么。“教學,科研,管理,還有必要的社會活動,實在是忙不過來。”衛德佳說。
衛德佳受聘擔任四川省委省政府法律顧問
師生的敬重和認可
衛德佳是一個有情懷的人。
近四十年職業生涯,“依法治國,天下昌平”的法學人信念,“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為師者志向,一直充盈在心胸。
法學院內部氣氛也十分融洽。衛德佳說,十多年來,法學院從未發生過因酬金分配而爭吵的事。洪曉華老師臨近退休了,在指導模擬法庭競賽期間,每晚加班到深夜,然后驅車回成都——衛德佳說起這些老師,很感動。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衛德佳以他忠誠、正派、勤奮的品格,得到師生的敬重和認可。
談起未竟之事,衛德佳希望鄧勇常委批示的那個建議能夠落地,依靠學校支持,在天府中央法務區設立研究機構,為法學院的博士們提供發展平臺,積淀學術成果,力爭2030年前申報成功法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三尺講臺四十載,治學品格兩芳菲。
教書育人澤世遠,良法善治永流傳。
——致敬衛德佳教授,這位在學校法學教育中傳遞薪火、承前啟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