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資中縣人民法院勤懇耕耘在審判一線的優秀法官,他扎根基層三十余年,為轄區群眾定紛止爭,為鄉村振興提供公正高效的司法保障和服務,贏得了轄區群眾的信賴。他帶領法庭干警在平凡的崗位上苦干實干、奮勇爭先,創造了不平凡的工作業績,在擔任公民人民法庭庭長期間,公民人民法庭被表彰為全省法院系統先進人民法庭、全省法院優秀人民法庭、全省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進集體,他被表彰為四川省法院系統先進個人,他就是資中縣人民法院魚溪法庭庭長、四級高級法官唐學才。
扎根基層的“平凡人”
現年57歲的唐學才于1991年10月到資中縣人民法院工作,從初次接觸當事人的忐忑,到游刃有余地化解矛盾糾紛,在31年的法庭工作中,他始終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憲法和法律,他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用真心體味群眾疾苦,用真情化解矛盾糾紛,為人民審判事業奉獻了青春年華。
“他做事細致,話不多,但一聊起案子,就能打開話匣子。在他的心里,總想著案件和當事人。”唐學才的法官助理說。在同事眼中,唐學才個兒不高,外表斯文,說話溫柔,與同事站在一起時極不起眼;他的生活很簡單,單位、家庭兩點一線,如同每一位普通的基層法官一樣,每天不是在爬坡上坎、走村入戶調查案件、尋訪當事人,就是在開庭、調解、寫裁判文書,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總有忙不完的工作。
在唐學才的日歷里,沒有周末,也沒有節假日,他對于辦案近乎“癡迷”,從未因為節假日、休息日而耽誤辦案。在一起農民工追索勞動報酬案件中,唐學才得知被告周六回家探親,便放棄周末休息,抓緊時間進行多輪協調,成功調解該案件。考慮到案件有可能轉入執行程序,唐學才在調解結案后還繼續對被告做釋法明理工作,向其講明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的后果,促使被告自動履行給付義務,最大限度維護原告合法權益。
多年來,唐學才心系案件和當事人,卻始終與當事人保持清白關系,堅持秉公執法,清正廉潔,從不辦“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從未接受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的吃請送禮,嚴格落實“三個規定”和新時代政法干警“十個嚴禁”。
善于調解的“熱心人”
唐學才認為,調解是解決矛盾糾紛最利民、最便捷的途徑。他本著為人民群眾辦實事的態度,以事實為依據、法律為準繩,近三年調解結案464件,全部做到案結、事了、人和。
他始終把“調解”掛在心頭,抽絲剝繭,巧化糾紛,總結提煉出調解“五顆心”工作法,即用一顆熱心對待調解工作,用一顆耐心傾聽當事人訴求,用一顆細心厘清爭議焦點,用一顆誠心對待當事人,用一顆公心處理案件。在辦理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案件時,唐學才經過耐心走訪,細心觀察,了解到企業屬被告個人獨資開辦的小微企業,計劃轉產,但缺乏資金支持,已停產數月;而企業由原告提供的部分煤沙及煤炭堆積數月,處于閑置狀態。考慮到一邊是煤沙被擱置,浪費資源,一邊是貨款被拖欠,影響正常交易秩序,唐學才果斷建議雙方以貨物折抵部分貨款,并靈活運用“五顆心”調解工作法,反復做調解工作,最終雙方達成協議,既化解了矛盾糾紛,又促進了小微企業良性發展。
勤學善思的“明智人”
“我的一生可能會審理幾千件案子,但很多當事人一輩子可能就進一次法院,打一次官司。如果這一次官司,讓他們受到不公正待遇,影響的是他們的一生,必須慎之又慎?!碧茖W才認為,只有勤學善思,不斷增強業務本領,才能更好地維護公平正義,確保每起案件都經得起法律和歷史的檢驗。
31年來,唐學才從未停止更新知識儲備,涉獵知識涵蓋業務知識和信息技術。他時常向技術人員了解最新司法技術和信息化應用,并且活學活用,充分借助調解平臺、微信等,采取“線上+線下”調解方式,有效破除地域限制與疫情影響,讓當事人感受到“指尖訴訟”帶來的便捷。2022年4月,他通過“云上法庭”成功調解一起被告在非洲務工、原告長期在外省居住的離婚糾紛案件。截止目前,他已累計“云上開庭”50余次,真正做到“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使群眾充分享受到智慧法院建設帶來的“紅利”。
法官的歲月,惟案能言。“我是個平凡的人,把自己平凡的工作做好就行了?!边@是唐學才對司法事業最誠摯的誓言。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動地,他三十年如一日,將全部精力和心血傾注到了紛繁的案件中,靠的是初心,是堅持,更是奉獻。(王興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