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法官路,拳拳法官情。五年法庭點滴成就司法為民新征程。
2014年10月,我考入了東坡法院,并先后在民二庭、多悅法庭、萬勝法庭工作,現擔任萬勝法庭負責人。截止目前,我承辦并審結民商事案件共計1042件。
今年是我在法庭工作的第五個年頭,回顧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讓我對法官這份職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堅守公平正義,做一名業務精湛的“小鎮大法官”
和所有懷著崇高法治信仰投身司法事業的年輕人一樣,我渴望每一次法槌的莊嚴落下,都誕生偉大的判決。剛開始辦案的我,喜歡判決案件,不愿意多做調解工作;可到法庭工作后,才漸漸明白大多數糾紛并不是一紙判決就能解決的。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起解除收養關系案件,該案不僅牽涉身份關系的解除,還牽扯家庭承包土地的劃分以及房屋的分割,單純判決該案的話,隨之而來的將是一起共有物分割糾紛,一起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經過權衡發現,只有通過調解才能讓三起糾紛在一個案件中得到同時解決,而后,我組織當地村組干部、派出所、人民調解員開展聯合調解,該案在多方參與下得以圓滿解決,至此,真正實現了案結事了。
至此之后,我充分利用人民法庭靠近鄉村、貼近百姓的天然優勢,送法下鄉,讓對簿公堂變訴前調解;并堅持巡回審判進鄉村,讓莊嚴的法徽“閃耀”在田間地頭;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話、容易接受的方式,讓法律離老百姓近一點,再近一點。
下鄉送達
堅持司法為民,做一名扎根基層的“鄉村好干部”
作為人民法庭不應僅僅滿足于具體糾紛的化解,還應擔負起服務保障鄉村振興、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服務人民安居樂業的時代使命。
我所在的萬勝人民法庭管轄面積329平方公里,服務3鎮12萬人。為有效降低糾紛的成訴率,切實把矛盾化解在源頭,我所在法庭主動融入地方黨委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推動糾紛治理觸角延伸至最基層。通過與人民法庭轄區內村人民調解委員會建立合作關系,聯動開展糾紛的訴前調解;加入鎮網格工作群,通過網格員、組長收集分析群眾婚姻、鄰里、贍養糾紛等司法需求,通過微信方式線上指導微信群內人民調解員調解工作或解答問題,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
此外,針對鄉村社會矛盾日益多樣化、復雜化的現象,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司法服務理念,積極踐行“為人民群眾辦實事”,強化判前釋法和判后答疑,促成糾紛實質化解;主動組織判后和解,有效撫慰當事人的情緒,從根源上成功化解矛盾,服務基層社會治理。
入戶傾聽當事人意見
堅持以身作則,做一名帶好隊伍的“一線班組長”
我們法庭共計5名干警,其中員額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書記員2名、法警1名,我們是一個團結的小家庭。我作為法庭的家長,始終堅持以上率下,在不開庭的時間里,我帶領團隊上山下鄉找人、送達傳票、下鄉調查,將糾紛更多的化解在田間地頭。我們堅持庭前集中調解,我的法官助理、書記員均能獨立調解民事案件,法官助理或書記員在向原、被告送達傳票時主動征求雙方意見,找準雙方矛盾分歧,積極促成雙方達成調解。
2022年第一季度,我共計審結民事案件112件,其中調解、撤訴88件,調撤率達78.57%。
巡回法庭
時代需要每一名鄉村法官貼民心、接地氣。堅守心中的天平,守望鄉村的安寧,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未來的道路更加值得期許!
(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