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普法工作使命光榮、責任重大,關系到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一定不負職責、不辱使命。”這句話,時常掛在內江市中級人民法院退休法官、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先進工作者劉路興的嘴邊。
1986年,劉路興同志從部隊轉業后,進入內江中院工作,從書記員、審判員、庭長到審判委員會委員,他先后從事刑事審判工作三十余載,辦理了許多涉未成年人犯罪或受侵害的案件。執法辦案生涯中,他始終堅信,青少年時期,是人生成長最關鍵的階段,而法治是保護青年少健康成長最重要的武器之一。
每當庭里來了新的同志,他都會孜孜不倦的告誡大家“我們要通過加強對青少年的普法宣傳教育,讓孩子們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用法治來護航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這一要求,成為了內江中院少審工作的重要遵循,內江中院被評為“四川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少審工作戰線先后涌現出“全國優秀法官”張愛華、“全國‘五好家庭’”榮譽獲得者李麗莎等先進典型。
只要孩子們需要,我愿意一直講下去
在職期間,劉路興同志認真學習研究法律業務知識,很快就成為了單位的業務能手,特別是在刑事案件和未成年人案件審判方面具有豐富和理論和實踐經驗,被評為全省法院系統“十佳法官”。退休后,劉路興同志依然牽掛著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主動報名參加了內江市關工委“五老”志愿者。他常說,“青少年普法工作使命光榮、責任重大,關系到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一定不負職責、 不辱使命”。
在日常法治宣講志愿活動中,劉路興同志結合法院工作三十多年來積累的豐富的審判經驗和法律知識,積極發揮老同志的優勢,深入內江中小學校宣講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進法等法律知識,為法治內江建設、關心內江青少年健康成長貢獻力量、發揮余熱。雖然辛苦,但劉路興卻覺得“一點都不苦”,因為多年的未成年人案件審判工作讓他對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法治化成長環境有更加深切的體會,“雖然辛苦,但很值得”。
2019年下半年,劉路興同志被查出患有肺癌,但病痛的折磨卻無法澆滅他關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熱情,他帶病堅持完成了資中縣兩所鄉村學校法治宣講任務才去做手術。術后三個月,他又主動請纓站上了熱愛的法治宣講臺,每年為同學們開展法治講座近30場次。家人經常勸他注意身體、別太勞累,但他總是樂觀地說:“我的身體康復的好得很,不用擔心。只要孩子們需要,我愿意一直講下去。”
想孩子們之所想,讓青少年信仰法治
“我們既是普法工作者,也是在孩子們法治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孩子們對法律不了解,我們就要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喜歡的方式開展法治教育”。在一次次的宣講中,劉路興都會精心準備講課材料,從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入手,以案說法、以法說理,教育引導孩子們從小樹立法治意識和培育法治思維,做尊法守法的模范。
講課結束后,劉路興往往不著急“下課”,都會留出一段時間和孩子們交流,認真回答孩子們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面對孩子們提出的問題,劉路興都會采用通俗易懂講解、生動具體的案例來回答孩子們的提問,確保孩子們聽得清楚、學得明白。“孩子們提出的有些問題,在我們大人們看來或許有些幼稚、不成熟,但是沒關系,提問題說明孩子們用心在聽講,說明孩子們開始認真的思考身邊的法律問題”。授課結束后,不少學校同學們還會自發開展課后集體討論,說心得、談體會,從所學的案例中汲取經驗教訓,樹牢守法意識,把牢成長航向。
桑榆為霞尚滿天,榮譽背后彰顯擔當
“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在于孩子們發自內心的遵守和擁護”。在做好日常授課的同時,劉路興同志十分注重總結授課經驗的總結分享和授課講義及法治宣傳資料的編撰。注重將孩子們日常學習、生活中的常見法律問題和近年司法審判實踐中常見涉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典型案(事)例編入其中,發放給孩子們課后閱讀。通過鮮活的法治熱點事件教育引導孩子們從中受到教育,汲取教訓,從學法知法,到懂法、守法的良性循環,進一步樹立樹牢遵法守法意識、增強法治觀念。
“莫道桑榆晚 為霞尚滿天”近年來,劉路興同志的足跡遍布內江全市50余所中小學校,包括不少偏遠地區鄉村小學校,累計為我市3萬余名師生開展法治教育,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在得知自己被授予“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后,他說,“這份沉淀的的榮譽不僅是我個人的榮譽,也是內江市關工委法治宣講團全體成員的榮譽。今后,我們將一如既往、持之以恒做好法治宣講工作,為構建內江青少年成長法治化成長環境貢獻我們的一份力量”。(顧 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