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懷著對法院的“敬畏”,王蕾來到東坡法院,并成為民一庭的一名書記員。從站在門外看“法律”到坐上審判庭親眼見證庭審,這一看,就是六年。
“門外漢”升級“內行者”
第一次開庭的她,滿眼茫然。法官看出了她的緊張和陌生,不時提點她,幫助王蕾總結當事人的意思……
到第三次開庭時,習慣了幫助的王蕾還等待著法官的總結,直到法官看著她說:“書記員作為審判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角色,一定要學會運用法言法語清晰地記錄整個案件。而不是等待著有人來幫你做這個事。”法官的這句話點醒了她。
此后的工作中,她開始在以往案例中找卷宗、找筆錄,了解法律上的專業術語,積極組織當事人展開調解。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在學習和奮進中不斷成長,終于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工作辦法和經驗,并將它們編輯成了一個工作手冊。
“這是我這幾年來的總結,是我最自豪的事。”但對于法院新人來說,王蕾的“自豪”應該是她將這本小小的工作手冊分享給新人,用自己的“積累”與“心血”幫助新人早點踏上正軌,融入法院大家庭。如今,這本工作手冊在王蕾和同事們的探討中、共同實踐運用中,更新換代,其作用更加穩固強大。
“她用耐心、真心為這份工作注以最真誠的感情,在調解工作、文書撰寫中不斷操練,直到現在已成為了她最強的技能”。這是身邊同事對她的評價,也是她工作的真實寫照。
“熊貓俠”逆襲“大超人”
“經常看到她們辦公室的燈還沒關,看到她還在座位上忙碌。”每天下午6點,同事們陸續下班回家,王蕾的手機響了:“媽媽,你今天什么時候可以回來?”兒子的電話總是準時問候,但她卻經常來不及下班帶著兒子去超市、去公園……
“對于我兒子,我真的是很內疚,平時下班很多時候不能陪伴在他身邊,晚上回家看著他已經睡著,就將糖果放在他身邊,希望他健康快樂。”
“我的媽媽是一個大超人,她不僅是我眼里的‘明星’,更是我溫柔以待的媽媽。”
“相比于她的工作來說,家庭當然不能給她拖后腿,我和兒子都會全力支持蕾蕾將工作做得更好。”王蕾的丈夫說到。
“進化者”爭當“熱心人”
去年,王蕾參加了法院組織的助理性書記員考試,通過筆試、面試、綜合考核、民主測評后,成為東坡法院第一批助理性書記員,對于她來說這個“升級”是很有前瞻性的。“由被動轉為主動的工作方式,讓我的工作更具有靈活性和積極性。”
東坡法院開展的聘用制書記員改革,是按照崗位等級進行管理,并以逐級晉升進行分類和考核。王蕾通過筆試、面試后,以優異的成績晉級為助理性書記員。待遇提高了,王蕾肩上的責任也更重了。如今除了送達文書、庭審記錄等事務性工作以外,還需在庭前組織當事人調解、草擬裁判文書等。但這并沒有阻礙王蕾兢兢業業的腳步。她一如既往地踏實認真,并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技能,并將過硬的業務能力體現在了工作中,今年一二季度,在法官與王蕾的共同努力下,他們所負責的案件調撤率達到49%。
一起房屋買賣合同案件中,身處外地的被告在中介的帶領下到眉山購房,交了第一筆房款后,自己就去了外省打工。后受疫情影響,沒辦法回來驗收房屋,開發商工作人員也告知被告,可以等疫情結束后再來驗房并交購房款。然而,沒過多久,開發商到法院起訴被告。被告想到自己的不易,情緒相當激動……受理該案件時,王蕾第一時間與被告溝通交流,一邊安撫她的情緒,一邊幫助其總結事情起因,告知她如何正確面對民事訴訟。后來,在王蕾的不斷調解下,案子得以順利解決。
“謝謝,非常感謝。對方撤訴了,你還陪我去交付了購房款,現在房子也拿到了,事情也了結了,太高興了。”當事人的喜悅,如夏日里的蜜茶,甜進了王蕾的心里。
小小書記員,力量無限大。面對案件量激增、各類數據考核加劇等“爆棚式”工作任務,王蕾這樣的“青年法者”無畏壓力,將用堅守續寫法律榮光,用踏實、理智來應對更復雜的法律新環境,讓每一個和她一樣的書記員都能在審判工作中發揮出自己的力量,以一道微光,凝聚成法院的強光。
(曹瀾曦 楊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