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老師,這邊警戒線不夠,還需要一卷。”
“好!我馬上去協調。”
“付老師,這邊還需要一個維護秩序的同志。”
“好,我馬上安排我們的同志過來。”
“付老師,……”
“付老師,……”
“付老師,……”
大家口中的付老師,是筠連縣人民法院執行局負責人、員額法官付澤勛,進入法院前曾任教十余年,懷揣著對司法事業的向往,放下教鞭,執起了法槌,因其“教書先生”氣質濃厚,經常給同志們講學、答疑解惑,所以大家仍尊稱其為“付老師”。
“負責人”,主動請纓奔赴抗“疫”最前線
“他身體不太好,我是部門負責人,必須對他們負責。”當問起為什么明明是其他同志參加疫情防控,卻臨時換自己上陣時,付澤勛真誠地說道。
9月8日,接到9月9日至11日開展全員核酸檢測的通知,每個單位均要安排干部職工協助社區開展核酸檢測工作,一開始執行局報名的是另外幾名同志,當得知需早上6點到核酸檢測點開展工作后,考慮到其中一名同志身體不太好,擔心其長時間站立吃不消,于是付澤勛主動請纓換下那名同志,自己奔赴疫情防控最前線。
“大總管”,放下法槌處理問題應對自如
“大家跑步到體育廣場集合。”
早秋的清晨6點,付澤勛早早來到前一晚通知的集合地,天還未亮,人員又較多,分不清哪些是自己小組的人員,付澤勛只得通過微信工作群通知干警趕快集合。
“我們早一點把工作臺搭建好,醫務人員早一點給群眾做核酸,檢測結果早一點出,大家才能早一點安心。”付澤勛嚴肅地對大家說。
在付澤勛與所有工作人員的傾力配合下,工作臺很快搭建完畢,核酸檢測得以有序開展。
核酸檢測開始不久,天空淅淅瀝瀝下起了小雨,本就空曠的體育廣場略微有些寒意,前來做核酸檢測的群眾紛紛撐起了雨傘,緊了緊穿在身上的外套。
“大家把口罩戴好,保持一米距離。”
“這邊有老年人專用通道,沒有智能手機的老年人請拿好身份證到這邊排隊。”
“快排到的先將天府健康通打開,方便醫務人員登記。”
跳上跳下的付澤勛非但沒有覺得冷,頭上反而滲出了細汗。
“這里有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大家相互理解一下,讓他們先做核酸,可以嗎?”付澤勛向排隊的群眾說道。
原來,付澤勛在維護秩序過程中發現隊伍中有一位老人推著輪椅上的另一個老人在排隊,他上前詢問后得知,輪椅上的老人是推輪椅老人的母親,因家中只有他們二人,于是他推著母親過來做核酸檢測。了解情況后,付澤勛向現場其他排隊群眾做解釋工作,引導老人走快速通道優先給他們做了核酸采樣。完成檢測后,付澤勛又聯系工作人員,幫助老人回家。
就這樣第一天的核酸檢測總算順利完成。
這邊核酸檢測剛結束,又接到全縣靜態管理的通告,全體居民原則上居家。按要求,體育廣場的核酸檢測點撤銷,付澤勛等幾名同志的小組被分配到了筠州國際社區協助開展工作。
看著忙上忙下的付澤勛,讓我不禁想起了鄉村壩壩宴上德高望重、運籌帷幄的“大總管”。
“孺子牛”,心系群眾思慮周詳盡顯溫情
“這個小區比較大,人員比較多,昨天的核酸檢測結果還沒公布,我們一定要繃緊思想上的弦,把4個核酸檢測點布好,盡量減少人員聚集,最大限度保障小區居民健康安全。”凌晨6時,付澤勛與前來的幾個同事商量起了核酸檢測點位布置。小區里面小路彎彎曲曲,岔路多,既要保障人員不聚集,也要方便大家排隊,避免因少部分人插隊引發不必要的矛盾,見多了因雞毛蒜皮引發糾紛的付澤勛與幾名同志圍著小區走了好幾個來回,最終確定了核酸檢測點的最佳位置。搭帳篷、拉警戒線、貼“一米線”……一切準備工作有序開展。
“付法官,像你們法院這樣的志愿者越多越好,你們太負責了。”一起開展工作的筠連鎮政府潘主任對付澤勛等同志的工作效率和協調能力贊不絕口。
“大娘,您先回去,現在核酸檢測還沒有開始,等一切準備好了我們在樓下通知,你們再下來。”看著陸陸續續有人員過來排隊,付澤勛趕緊給大家做起了解釋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人員聚集。居民們聽罷,也安心離去。
很快,4個核酸檢測點布置完畢。
“大家有序排隊,很快就能做完。”
“中間那個點人員較少,分流幾個人過去,可以少排一會兒隊。”
“小陳,你先過來維護一下秩序,這邊這名同志要去協調物資。”
“大家做完核酸直接回家,不要在小區內聚集。”
最終,在所有醫務人員、社區工作者、各單位志愿者的通力配合下,筠連縣“三天三檢”全員核酸檢測順利完成,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大家總算舒了一口氣。
點滴星光匯聚璀璨星河,努力拼搏照亮奮斗前路。像付澤勛這樣主動請纓、奮戰在防疫一線的志愿者還有很多,他們舍小家、顧大家目的就是為了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疫霾尚未散去,在此呼吁大家少扎堆、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在各自的位置上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力量!
(古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