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東蕓,女,漢族,1987年3月出生,大學本科,中共黨員,現(xiàn)任犍為縣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主任、一級檢察官。先后被評為樂山市維護婦女兒童權(quán)益先進個人、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全市優(yōu)秀公訴人、公訴標兵,多次被評為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或優(yōu)秀公務員,記個人三等功1次。2023年3月,被表揚為2022年度四川省檢察機關優(yōu)秀個人。
精益求精 公訴席上的“巾幗女將”
“沒有對于案件質(zhì)量的精益求精,就沒有人民群眾的公平正義!”2014 年,向東蕓同志通過公務員遴選走進犍為縣人民檢察院,踏上了向往的檢察崗位。她堅守刑檢一線7年多,始終恪守初心,精益求精,砥礪前行,檢察藍下踐行忠誠擔當,留下了一串閃光的足跡。
任職第一檢察部主任期間,她立足工作實際,積極開拓創(chuàng)新,深入打造“利刃之火”刑事辦案團隊,組建了“專辦+專研”辦案組織,著力打造精品案件,其中,辦理的“楊某某洗錢案”被評為全國典型案例,“羅某某動植物檢疫徇私舞弊案”被省院采用為典型案例。她帶領團隊辦理各類刑事檢察案件2000余件,無一錯案,所在集體被記集體三等功1次。
在她辦理的案件中,多系全市乃至全省“首例”,面對急難險重任務、大案要案,她豁得出來、頂?shù)蒙先ァT谵k理一起難度極大的涉毒洗錢案時,她一條條地梳理論證邏輯,堅持實事求是,夯實證據(jù),梳理了數(shù)萬條資金流轉(zhuǎn)信息,進行了上千次計算,精準鎖定犯罪金額,用鐵的事實說話,讓被告人心服口服,認罪伏法。
2022 年,她參加樂山市首屆全市公訴人業(yè)務競賽,榮獲“全市公訴標兵”稱號。工作之余,她筆耕不輟,參與撰寫調(diào)研文章10余篇,典型案例3篇;創(chuàng)新探索了《羈押必要性審查案件開展交叉審工作辦法》;參與完成最高人民檢察院申報檢察應用理論課題研究,形成的30余萬字課題成果《聽證在檢察機關辦案中應用問題研究》現(xiàn)已成書出版。
春風化雨 孩子們眼中的“東蕓姐姐”
“稚嫩的幼丫,需要春雨的滋潤。保護每一個孩子是未檢檢察官的職責所在。”
在她身上“法律之嚴”與“司法溫度”相得益彰。2022年,她參與辦理涉未成年人案件40余件。在辦案的同時,她還積極協(xié)同司法局、關工委、婦聯(lián)、司法局、教育局聯(lián)合簽署《關于在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全面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實施細則》,聯(lián)合“犍為縣茉莉家庭教育指導中心”“親子沙龍”等家庭教育平臺制定家庭教育指導課程,確立了未成年人案件辦理在檢察環(huán)節(jié)介入家庭教育指導促進根源問題解決的新模式。
近年來,她無數(shù)次帶領團隊以“法治副校長”的身份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并以普法公開課、法治案例講述等形式進行法治宣傳,受眾群體達2萬余人次。她參與改編拍攝的樂山市首部性侵題材微電影《人生的色彩》,在第二屆“新時代新檢察新影像”全國檢察視頻作品大賽中獲得微電影類優(yōu)秀獎。
耗時近2年建成的四川省首家景區(qū)法治教育實踐基地——“美麗犍程·花開少年”,由她全程牽頭籌建,于2021年12月4日正式揭牌運行。2022 年,該基地獲得了“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實踐基地”“婦女兒童維權(quán)示范站”“家庭教育實踐基地”“反洗錢教育基地”4個市級掛牌。截至目前,已累計有7萬余名師生和家長走進教育基地,接受法治宣傳教育。此外,她還依托“魚躍龍門”建立未成年人生態(tài)法治教育基地,拓展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工作。
忘我奉獻 群眾身邊的“暖心燈光”
“司法救助是一項民心工程,它不僅彰顯著司法的人文關懷,更是鼓勵群眾渡過艱難時期的溫暖燈光。”她帶領團隊積極對被害人開展司法救助,共計救助34人,救助18.85萬余元,并積極聯(lián)系民政、社會機構(gòu)、心理咨詢機構(gòu)為被害人提供政策支持和心理撫慰。
2022年,犍為“3.30”新冠疫情暴發(fā),她從“檢察藍”到“志愿紅”,再到“守護白”,抗疫“勇逆行”,辦案“不靜默”,抗疫的同時,她利用晚上時間加班加點辦理案件。在犍為遭遇百年不遇的“8.18”洪災中,她主動請纓加入黨員志愿服務隊,積極參與安置群眾,幫助群眾輸送物資、清除淤泥。
全院都知道,她有著熱情溫暖的性格和天生的“大嗓門”。“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大家都說,只要聽到她爽朗的笑聲,心里就覺得特別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