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做好排頭兵,譜寫新時代能動司法新樂章——記四川省屏山縣人民法院民事環境資源審判庭庭長楊東升

        來源:四川省屏山縣人民法院 作者:丁如林 發布時間:2023-07-19 14:52:33

        楊東升是四川省屏山縣人民法院一名年輕的法官,2009年12月進入法院工作以來,先后在新市人民法庭、龍華人民法庭、政治部、民事環境資源審判庭工作。他從書記員成長為屏山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民事環境資源審判庭庭長,有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在黨性淬煉和示范辦案中為全院樹立了典范。

        楊東升多次獲“嘉獎”,獲得“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政法干警”稱號,2019年、2022年相繼被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評為“庭審標兵”“先進個人”,2023年四川省宜賓市中級人民法院記個人三等功。

        榮譽總與個人優秀品格和敬業精神分不開,在龍華法庭負責期間,充分發揮愛交朋友的性格,整合法庭、司法所、派出所等基層前沿陣地力量,創新推出“1+2+N”訴源治理調解新模式,打造符合屏山特色的“楓橋式人民法庭暨一站式訴訟服務點”。在環境資源民事審判庭,他倡議和協調,聯合兩省五縣法院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形成跨省聯合保護金沙江流域向家壩庫區生態環境的格局。

        他性格溫和,對所管理部門的干警從不命令式安排工作,而是商量式客客氣氣地帶領團隊創新開展工作,青年們都親切地叫他“升哥”。

        八小時外,他不喜歡在外面從事娛樂活動,每當夜幕降臨,楊東升辦公室的燈總是亮著,電腦面前梳理著當天的工作,視頻里與遠在德陽的愛人和孩子聊天,一家人就在視頻里團圓。

        “你怎么總是加班啊,要注意身體”,愛人在那邊埋怨加關愛的語氣說道。因為他知道,要加緊辦案,消除手中的積壓的工作,以便周末回德陽團聚。

        周末,他一面陪家人,一面在所在的工作群推送最新法律規定,最高法院工作要求以及違紀違法問題典型案例,時刻不忘工作要求和同志感情,愛人為干警做精美的小禮品。他與干警也如同家人其樂融融。

        他對人和順而不怯懦,把法治精神和風細雨地灌輸給群眾,總是贏得群眾的贊譽,在他工作過的地方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都不忘他的名字。如今他在民事環境資源團隊,正在勇毅前行,不斷探索人民法院能動司法,服務保障大局發展的新路徑。

        逆行:急難險重擔當者

        趨利避害是人之本能,面對危險大家都會避而遠之。作為員額法官的楊東升,在辦案途中要受到過當事人的威脅,他從來沒有抱怨過不再當員額法官。

        他不是彪形大漢,沒有制服歹徒的能力,但面對危險,他機智化險為夷,并將歹徒繩之以法。

        那是2012年的夏天,他在辦案后回法庭途中,途徑富榮鎮至錦屏鎮磚廠路段時,路遇一摩托車搶劫割喉傷人的暴力犯罪事件。路遇暴力犯罪,對制止的人如果方法不當,可能也會遭受傷害,同樣處于危險境地。

        楊東升果斷救下被害者楊昭某并駕駛警車將其送往錦屏鎮衛生院進行搶救,由于該同志將傷者送醫院及時,避免了二次傷害,拯救了被害者的生命及財產安全。

        在事件處置中,該同志敢于站出來,巧用心理戰及時救走受傷的被害人并及時報案,最終,該名劫匪被屏山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1年。

        “雖然時隔多年,但被害人看到法院警車時迫切而期望的眼神和微弱的“救命”呼喊聲在時刻激勵和提醒著我,在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受到威脅的關鍵時刻必須敢于挺身而出。”后來楊東升回憶時說。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屏山啟動響應措施,街道、村道均采取了封控措施。街道、村道出奇的冷清,初期的人們還處于緊張中,閉門不出。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機關、企事業單位都停止辦公,法院訴訟服務窗口也臨時關閉了。疫情期間,法院在院壩里召開了一場特殊的會議,要求既要統籌開展疫情防控,又要盡可能幫助群眾解決了實際問題。

        1689749777309.png

        疫情期間,楊東升在龍華人民法庭負責,當大家都為疫情影響如何開展審判工作的時候,楊東升認真研究在不影響疫情防控的情況通過電話聯絡最傳統的方式分別給原告、被告溝通,率先采用傳統的非接觸方式調解案件,用電話調解方式調解了3起糾紛。

        疫情之初,到戶外活動被認為是非常危險的事,為了開展工作,及時解決群眾的問題,楊東升毅然決定到鄉下群眾家里。在采取了疫情防控措施的情況下走村入戶送達,分別到原、被告家“背靠背”交流,就地解決糾紛。楊東升同志帶領龍華法庭審判團隊,深入“疫”線,為當事人提供上門服務,讓當事人足不出戶就能感受到司法陽光的溫暖,共計為老弱病殘提供訴訟便民上門服務160余起。

        疫情不知何時結束,但不會因為疫情就沒有糾紛,相反會因為疫情產生新的糾紛。為了持久應對,做到疫情防控與生產、生活兩不誤,他在全院率先運用“云上法庭”系統隔空開庭審理三起民事案件,敲響了屏山法院互聯網在線庭審的第一法槌,充分運用科技手段和傳統訴訟服務模式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審判訴訟服務工作,保障了疫情期間人民群眾的訴訟權益,得到了當事人的感謝和點贊,并被屏山縣電視臺采訪報道。 

        1689749685104.png

        2022年8月12日,屏山縣氣溫高達40℃,楊東升到中都鎮在建高速公路工地現場勘驗,處理一起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組織原、被告企業雙方到中都工地現場,清點設備,確定工程量。

        2023年1月17日,屏山法院判決認定雙方簽訂的合同無效,被告限期撤離施工現場。被告江西某公司不服于2023年3月22日提起上訴,2023年5月25日宜賓中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訴訟期間,楊東升向被告釋法,促使被告將設備全部搬離現場,保障了國家重點建設工程順利進行。2023年6月,該隧道已全部貫通。

        貼心:急難愁盼援助

        人民法庭訴訟服務點是人民法院重要的服務窗口,楊東升對群眾的訴訟服務咨詢一一耐心解答、開展引導。楊東升在龍華人民法庭工作期間遇到一起未進入訴訟程序而專程送感謝信的群眾。

        2020年5月19日,楊東升收到一名七旬老人徐某專門送來的感謝信。

        那年清明節后,龍華法庭楊東升接到一位七旬老人徐某的電話,徐某說他向法庭郵寄了3封掛號信,希望法官了解情況后能及時給予幫助,幫他解決長達22年的心結---22年前的借款能追回來嗎?

        1998年5月,老人徐某與朋友在飯店聚餐時認識服務員朱某。7月,朱某說她姐姐因為開美容美發店急需用錢,向徐某提出借錢以解燃眉之急。徐某出于好心幫助朋友,取出半年省吃儉用的積蓄借給朱某,也未要求對方寫借條。期間,徐某也多次在經濟上接濟朱某,還好心讓朱某借住在其家中。隨后朱某外出務工杳無音信,借款至今一分未還,至今老人徐某提起此事還憤憤不平,情緒激動。

        1689749665415.png

        楊東升法官了解基本情況后,到龍華鎮派出所查詢了朱某的戶籍遷移資料及身份信息。經查詢,轄區并無朱某的戶口信息和身份信息,并主動向當地村干部了解朱某的情況,村干部說已經多年未見到過朱某了,也不知朱某去向。隨即通過電話的方式向徐某耐心解答了民事訴訟法和民間借貸的相關規定。

        “法官在收到書面材料后,及時做出回應,沒有以任何理由推諉,真正地做到了為人民服務,讓人深受感動,我要親自上門感謝……”。這是徐某由衷的心語。

        看似溫柔的楊法官,面對困難和問題,鐵骨錚錚,絕不退縮。但他絕不是蠻干,講究方法藝術,讓很多疑難問得以化解,2020年,中都鎮一起長達42年的糾紛,在他努力下,成功解決了歷史遺留問題。

        2020年2月27日,屏山縣政府門戶網站一則《歷史問題一朝結 訴調對接潤民心》的消息。消息說,“糾紛長達42年之久,爭議較大,龍華法庭第一時間邀請中都司法所共同組成工作組,對該案進行調查走訪和研判,本著減輕當事人訴累,力爭將矛盾化解在訴前,有效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思路,決定把調解作為本案的首要選擇。”

        2020年2月26日,經過工作組4小時的釋法說理,雙方在平等自愿互諒互讓的基礎上,達成調解協議。后協議通過司法確認依法作出民事裁定書,保障協議雙方合法權益。

        探索:急流險灘沖浪者

        2020年,屏山法院第一個“楓橋式人民法庭”在龍華人民法庭掛牌。楊東升庭長擔起創建任務,他帶領龍華法庭團隊,邊干邊總結,提煉出“1+2+N”訴源治理工作法。

        早在2019年,通過與基層司法所、派出所長期合作,法庭總結出了“1+2”工作模式。對于法律關系簡單,又具有普遍性問題,法庭邀請司法所助力,實行批量解決糾紛,有效降低訴訟成本。對容易引發矛盾并發生斗毆,對對立性、沖突性強的糾紛,邀請派出所助力,可以有效防范矛盾惡化,避免升級。對于更加疑難而對抗風險更大的,則“兩所一庭”的同志同時參加。

        “兩所一庭”成為龍華人民法庭合力解決糾紛的主要模式,但不能忽視基層其他調解組織的作用,法庭積極爭取黨委支持,通過對基層調解組織的指導,發揮基礎調解組織作用,可以有效將大量糾紛消滅在萌芽狀態。

        2019年12月15日,袁某與屏山縣龍華鎮中埂村某組組長余某簽訂建橋合同,修建便民橋一座。工程完工后,因便民橋質量瑕疵,雙方矛盾激化,工程款催收遙遙無期。2020年,袁某起訴到法院,雙方結怨已久,情緒激動,多次調解無果。3月10日,楊東升委托龍華鎮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次日,龍華鎮黨委領導牽頭由綜治辦綜治員、人民調解員、村民委員會成員,與法官現場協同調解,經過三個多小時的釋法說理,促使雙方達成調解協議。

        通過不斷探索完善,龍華人民法庭創建“楓橋式”人民法庭逐步形成了“1+2+N”訴源治理解紛新模式。即“1個法庭,2個基層站所(司法所、派出所),N個多種解紛模式”。

        “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在基層矛盾化解中我感受到最大收獲”。

        在民事審判庭,楊東升發揚堅持非訴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將多元糾紛融入基層治理,努力構建“大調解”格局,在鄉鎮、村(社區)建立訴源治理服務聯絡點,就地選配調解隊伍,常態化開展糾紛化解,已設立服務聯絡點52個,積極引入公證、律所、調委會等調解組織,宜賓市港力公證處化解金融糾紛20余件,屏山鎮調委會化解糾紛300余件。

        “如何讓審判提速”,作為民商事團隊的領導,他很費心。2023年,因內部人員變動原因,組織安排楊東升負責了立案和民事審判團隊兩個部門的工作,由他整合立案庭和民庭兩個部門工作。

        他將兩個部門資源整合,創新“大訴服”“大民事”辦案思路,優化辦案流程,推動案件“繁簡分流”,推動案件速裁辦理,為案件辦理提速。

        首先把好“案件入口關”,4名“院庭長”分別到訴訟服務中心輪流值班,第一時間做好案件的識別分流。以法官助理為中心,把好“簡案流程關”,在簡案團隊配備4名法官助理,成立“書敏調解工作室”,主導簡案辦理,辦理超民事案件的70%;資深法官辦繁案,把好“繁案質量關”,在后臺配備3名資深法官,帶領三個團隊,精審疑難復雜案件。

        1689749962768.png

        在他的帶領下,2023年屏山法院小額訴訟適用率超40%,適用率位居全市法院第一位,平均審理天數26天,進一步推進能動司法的基層實踐,提升了人民司法滿意度。 

        牽手:綠色發展守護者

        打擊破壞生態環境類犯罪是人民法院重要職責,人民法院應該通過犯罪成因研究如何更好地預防。四川省屏山縣地處金沙江和岷江下游,最高山脈為老君山。如何能動司法,加強對“兩江一山”保護,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楊東升通過加強與部門聯動,形成了整體保護的合作機制。

        四川省保護區老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四川山鷓鴣等雉科鳥類為主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和珍稀植物為主要保護對象,具有9種國家一級保護動植物,環境資源豐富,為加強保護,他草擬了《屏山縣老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司法協作框架協議》。

        2023年5月17日,屏山法院老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訴訟服務中心在保護區新田咀保護站正式掛牌。現場調研會上,屏山法院與老君山自然保護中心探討了如何加強環境保護普法宣傳、預防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增強當地村民環境保護意識等問題,通過建立環境資源司法檔案、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名冊、巡回審理環境資源案件宣講制度等切實可行的措施,將環境資源保護工作制度化、常態化。 

        1689750055068.png

        為深入了解老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區內情況,楊東升與老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負責人共同徒步老君山,走進森林,現場感知自然保護區情況,為下一步合作保護提供了直觀感受。

        屏山南沿為金沙江,與云南省隔江相望,加強金沙江向家壩庫區流域生態保護,需要多家法院合力。這個問題需要協調溝通,楊東升挨個電話,聯系到雷波、云南綏江、水富、永善法院,通過多輪電話溝通,終于多家法院達成共識。

        1689749911397.png

         2023年6月2日,四川省屏山縣人民法院、雷波縣人民法院,云南省永善縣人民法院、水富市人民法院、綏江縣人民法院共同簽訂《金沙江流域(向家壩庫區、溪洛渡庫區)“金絲帶2+3”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協作框架協議》,該協議旨在打破省界和區縣壁壘,聯合構建起金沙江流域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協作大格局。

        “金沙江流域是長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其生態環境狀況關乎整個長江流域生態安全。框架協議是川滇法院系統堅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推動金沙江流域法院發揮職能,探索以流域、自然保護地等生態功能區為單位的環境資源跨區域一體化保護模式的具體實踐,將有效破解環境資源司法保護中行政區劃分割與生態系統整體的矛盾,開啟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區域協作新篇章。”屏山縣縣委書記在致辭中說。

        針對岷江下游經濟林油樟為主并且油樟稀缺的特點,楊東升牽頭協調,與敘州區人民法院簽訂了油樟保護合作框架協議。

        1689750124193.png

        “我沒有多大的理想,我只想看到群眾臉上多點笑容,為國家繁榮富強貢獻一點綿薄之力”,這是他作為一名法官、作為一名黨員樸實的話語。

        責任編輯:楊睿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作市| 元氏县| 宜川县| 泾阳县| 三江| 达州市| 万载县| 临夏县| 大港区| 奉贤区| 洛阳市| 若尔盖县| 海安县| 穆棱市| 九江县| 滨海县| 宁海县| 图片| 渭源县| 鹤壁市| 阿巴嘎旗| 佳木斯市| 蓝田县| 怀远县| 城口县| 调兵山市| 镇安县| 闸北区| 潜江市| 西贡区| 祁阳县| 永胜县| 夏河县| 瑞安市| 台前县| 安丘市| 湖口县| 苍南县| 开封市| 乐清市| 昌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