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熱愛,所以精彩”,這是謝平的口頭禪,是他對法治孜孜不倦永遠充滿活力和生機的真實寫照,也是2023年7月榮他獲綿陽市“五一勞動獎章”的獲獎感言。
謝平,生于1965年8月,綿陽市公安局涪城區分局法制大隊四級高級警長,涪城區第六次黨的代表大會代表、第七屆人大代表。在平凡的公安法崗位上默默奉獻24多年,見證了共和國法治進程,親歷了法治公安,為公安法制、公安研究、公安教育作出特殊貢獻。
為民代言。“用心用情用智履職,用法用力用勤為民”這是謝平作為人大代表對選民的承諾,也是他作為法治專業代表依法履職記錄。謝平無論是擔任黨代表,還是人大代表,都認真履職。謝平代表除在會議期間積極參加審議并提交《反家庭暴力基層機制建設》等六個方面的建議外,積極參加區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調研5次、列席常委會6次,針對存在的法律執行問題不留情面當場指出。特別是在開展《人民陪審員法》執法檢查中,對實施法律存在的問題針對性強、解決問題思路清晰,為人大常委決策提供了準確的法律建議意見。因謝平代表代表工作成績突出,2022年榮獲綿陽市涪城區人大常委會“優秀代表”獎勵。
謝平擔任黨代表期間到貧困戶家中了解家庭發展情況
謝平擔任人大代表后到個體經營戶與經營者討論“后疫情”如何發展經濟和營商環境
2023年7月1日謝平在第八屆犯罪學論壇上《論公安機關對民營企業生存發展法治保障》學術交流
服務,我快樂!這是謝平同志在公安法制崗位上對“為人民服務”的詮釋,服務社會穩定大局、服務公安工作決策、服務一線執法。其創立的《法制服務“五字”工作法》被公安部《公安法制建設》全文刊發。創造的“公民見證公安機關執法”,受到四川省公、檢、法、司聯合表彰。疫情突發,謝平敏銳意識到不能因執法引發疫情“次生災害”,精準、有效適用法律事關依法防控。在全國率先組建了第一支19人的法律服務志愿者突擊隊,先后撰寫15期《戰疫法律服務意見》,通過人民日報、今日頭條、中國法學會、中國警察法研究會、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搜狐網、中國刑警學院學報、四川法制網等多家平臺和媒體推向全國,服務武漢、四川等一線戰疫,僅人民日報公眾號2021年2月12日一天線上點擊量就高達22000多次。為加大社會面的抗擊疫情法律知識普及,贏得更多群眾配合公安機關執法,謝平撰稿、主持在四川法制網、四川省警察協會持續推出《謝警官說抗疫中的“法律故事”》11期。公安部《公安研究》、四川省委政法委《四川政法》、《廣西警官學院學報》、《中國知網》《公安教育》《陜西警官職業學院學報》對謝平的疫情法律研究成果予以刊發、推廣。在推送法律服務意見的同時,突擊隊員通過微信、短信、電話,與1000多民警進行在線交流。
如何讓法制服務提檔升級,謝平作為綿陽市、廣漢市等地首席法律咨詢專家一致在思考和探索。中國法學會作出法律咨詢專家重大部署后,如何將法律服務落實在基層、服務于實際執法,如何讓專家制度進入實體化運作困擾法學人。2021年以來,謝平同志根據執法指導實踐需求,在所在公安機關、法學會組織的幫助下把戰疫法律服務的重點調整為“常態化”, 領銜組建法學會法律咨詢專家警察法學工作站( “老謝說法”法制服務隊,專家型人才10人),開設了“老謝說法”法制服務網站和法律服務熱線,開啟了他法律服務新天地使法律服務真正意義上“實體化”運作。
10年前謝平到綿陽市公安局石塘派出所現場點評執法案件
智慧,需要分享!這是謝平同志對公安法學研究的體會。為應對當前復雜嚴峻的公安執法大局,謝平認真思考、深入調查研究連續七年榮獲四川省公安廳“調研工作先進個人”一等獎,六次獲得省公安廳“好文章”獎,完成法學類社科科研課題37項,發表研究文章300多篇(研究文章先后被《人民公安報》采用27篇、公安部《公安研究》5篇、公安部《公安執法指導》10篇、公安部《公安教育》、省公安廳《公安研究與實踐》10篇),研究成果多次受到部省級和綿陽市人民政府表彰。2019年12月因社科研究成果突出,作為社科界和國家機關公務人員唯一代表被涪城區委、區人民政府授予“高層次人才”。
由于謝平同志在學術、實務界具有一定影響,先后兼任學術、研究職務有:公安部信訪專家,四川警察執法研究中心研究員、副主任,"學習強國"平臺法治宣傳專家,四川省"雙百“法治宣講團成員,四川省省級“法律明白人”培訓師資,四川省反家庭暴力知識普及基地自愿者講師,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專家,四川省公安廳研究員,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法制專家,中華人民民共和國四川邊防檢查站研究員,綿陽、廣漢等地首席法律咨詢專家,綿陽市法學會常務理事,四川省公安廳教官團首批法律類教官,公安部部級法律類教官,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成果獎獲獎專家,中國犯罪學會預防犯罪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教學相長,學員為上。這是謝平同志在全省教官培訓班上教學技能的交流內容。根據習近平同志在中國政法大學“法學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法學教育要處理好知識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關系”的重要指示,積極創新“民警講臺”、“情景劇場”、“指尖課堂”等全新的民警法學教學方法,開發民警法學課程25門。在教育部法學教育主管部門召開的法學教育研討會上,成果被提交大會進行交流,是全國唯一研究警察在職培訓法學教育創新方法的專家。在全省教官教學技能大比武中,謝平榮獲公安機關全省“十佳理論教官”。在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成果獎中,謝平的《“行政執法問題”互動教學探索與實踐》成果,成為全國實務部門唯一獲獎、全國公安系統唯一獲獎成果。
謝平還發揮講法特長為除為區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宣講相關法律外還為軍隊、學校、機關送法。到2023年7月,共開展法治宣講報告65場,22000人次參加了學習。宣講內容涉及“習近平法治思想”“法治政府”“執法風險與與應對”,涉及行政處罰法、安全生產法、道路運輸法規、消防法、民法典、道路交通、信訪工作條例等法律知識。
講百姓家事,說身邊法律”。這是謝平領銜創辦的“老謝說法”片中語。為滿足群眾對法律知識需求,謝平與所在單位政治宣傳部門合作打造“老謝說法”短視頻普法欄目。到2023年7月,共發布《中國法律可以追究吳亦凡嗎?》《報警與報案的區別》《不配合疫情防控,遭起》《警察“被執法”》《車貼不要“隨心所欲”》共23期,“人民網”“四川法制網”網站及公眾號、“四川省警察協會”網站及公眾號、四川法治抖音、涪城公安公眾號同步推送,點擊量到230000人次。因“老謝說法”普法節目深受群眾喜歡,創辦當年榮獲“涪城好新聞”獎。
為表彰謝平同志先進事跡,綿陽市公安局涪城區分局專門召開法制專家人才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