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槌落下,不代表糾紛終結,裁判生效,不代表義務履行。
申請執行書是他們的號角,是他們大展身手的開端,他們周旋于申請執行人與被執行人之間,往返于各大銀行與房產土地之內,
他們是維護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是兌現紙上權利的最后一公里。他們執法如山,卻也可以春風化雨、溫潤如玉,他們就是執行法官。
此生付法業,此氣永傳承。以鮑衛忠法官為代表的執行法官群畫像呼之而出,他們胸懷正義、淡定從容。他們的堅持與執著,深深感動著我們。法治,因他們的傳承而宏大;正義,因他們的情懷而厚重。
凡人微光,默默燃動。執行干警王國華是這萬千執行群像中的一圖,是我身邊鮑衛忠精神的傳承者。作為納溪法院一名奮戰在執行一線的“尖兵”,他胸懷正義,敢于動真碰硬,讓執行工作彰顯權威;他勇往“執”前,擔當作為,讓一份份裁判文書變成了當事人手中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
在十余年的執行工作中,王國華不斷摸索,總結出了以快制勝、多方突破、剛柔并濟、攻心執行等多種執行方法,攻克了一個又一個執行難題。
在高某某申請執行王某勞務合同糾紛案件執行過程中,王某聲稱自己有錢,就是不愿意履行。王國華深入了解原因后得知,原來王某與高某某有其他方面矛盾,怨氣較大。找到案件癥結后,王國華多次組織雙方進行溝通,化解雙方矛盾,并告知被執行人拒不履行所產生的嚴重后果。最終,被執行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將20000元執行款全部履行完畢,雙方握手言和,達到了良好的執行效果。
在執行一起標的為10000元的借款合同糾紛案件時,王國華多次督促被執行人何某償還借款,他總是承諾還錢,卻一直賴著不給。為了及時實現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王國華依法對何某采取司法拘留措施,嚴厲打擊其失信行為。何某被拘留后,懾于法律威嚴,很快就履行了執行款。
作為一名有著豐富執行經驗的執行員,王國華在強制執行過程中雷厲風行。同時,他注重實地調查研究,然后根據雙方當事人的實際情況,制定行之有效的執行辦法。
在一起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中,因張某不履行判決確定的返還定金2萬元的義務,李某于2023年3月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張某在履行了5000元之后,就玩起了失蹤,想方設法躲避執行。王國華經過連續多日的摸排蹲守,終于在今年5月初的一個凌晨將正在睡夢中的張某拘傳歸案。起初,張某的態度非常囂張,經過王國華耐心地釋法析理,講明強制執行法律規定和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后,其態度逐漸緩和,并于當天全部履行到位。諸如此類案例不勝枚舉,公平與正義不一定需要轟轟烈烈、驚天動地,它是鮮活的、靈動的,它可以是在每個案件得到妥善解決的時刻,亦可以是在每個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的瞬間。鮑衛忠同志離開了,但他是那個點燈的人,點亮的不止自己,還有我們這些看到光的執行干警。
看,阿佤山靜默,聽,瀾滄水奔騰,仿佛在訴說著鮑衛忠法官忠誠為民的歷歷往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鮑法官是一盞明燈,是一束光,是那顆永不黯淡的星。見賢思齊止于至善,榜樣是明燈、是標桿、是旗幟,鮑衛忠法官的先進事跡將始終激勵著我們,堅定信念、拼搏奉獻,因為信仰、因為熱愛、因為執著,和光同塵,與時舒卷,心之所向,素履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