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明春,瀘州市龍馬潭區第六屆人大代表,瀘州二十八中黨支部書記、校長。深耕教育數十載,始終兢兢業業,當選人大代表以來,認真履職盡責,用心用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充分展現了新時代人大代表風采。
注重改革創新,發展優質教育。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發展的根本。面對教育新思潮、新理念,他靜心思考,提出了“服務立校、質量強校”的辦學宗旨,確立了“活力二八、魅力長開”的辦學目標,圍繞“五項管理”與“雙減”工作要求,聚焦課堂改革,實施集體備課與分層設計,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從2022年秋期開始,學校將集體備課作為校本研修的主要內容之一,要求每個學科制定詳細的學年、學期、年級備課計劃,除了每周固定的教研活動之外,間周組織一次教師工作例會,采取“五定”(定人員、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指定中心發言人)方式開展集體備課。第一學期試行后,教師教學觀念在不斷,專業知識及技能得到顯著提高,團隊合作的力量進一步增強,工作成效得到各級領導肯定。
“2014年,我調任到瀘州二十八中執教,當時學校不足500學生,教學質量在全區排名倒數第三”,羅明春說道。通過三年時間,瀘州二十八教學質量明顯提升,從2017年起連續7年獲得瀘州市“初中教育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優秀學校”榮譽稱號。現在學生1750余人,教職工150余人。
心系學生成長,強化家校合作。學生是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有效結合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意義。2022年,羅明春提出實施“春日家訪行動”,每年春期,他牽頭組織學校校級干部、中層干部、班主任與科任教師利用周末時間分頭對學生進行家訪,與學生及其家人面對面交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及家庭情況,向學生家長反饋學生在校表現,傳達學校教育理念,共同討論家風建設與學校教育的融合等。至今,累計家訪學生近百人次,建立了學生心理問題檔案,并進行“一對一”特殊關愛與疏導。為了進一步改善學習教學環境,他抓住教育均衡發展契機,爭取到資金2000余萬元,對校園進行了全方位改造提升。今年瀘州二十八中擴建項目全面竣工,有效改善了學生住宿擁擠和運動場地不足等問題。
堅持一線走訪,踐行擔當使命。作為來自教育系統的代表,他更加關注教育事業發展、學生健康成長等事宜,收集教師、學生及家長對學校發展的建議意見,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積極建言獻策。今年在走訪調研中,他發現很多住校學生放假后都是獨自乘車且需要多次換乘的情況,乘車不方便且存在一定安全隱患。于是他組織對全校住校學生上學路程距離、乘車路線、往返時間等開展摸排統計,規劃出多條相對集中的乘車路線,通過與農村客運公交公司溝通對接,為住校學生開通了通往市外及市內區外等多條公交路線。目前,已開通瀘州至兆雅、云錦、立石、石馬路線與云龍、玄灘方向路線,正在籌劃城區至合江的路線,極大便利了學生快捷、安全回家,也節約了家長往返接送的費用與時間。此外,他還提出了“關于魚塘轄區教育資源整合的建議”“關于落實義務教育階段寄宿制學校實施周末托管的建議”“恢復校門外人行道”等,其中周末托管的建議已被市人大采用。
區人大代表羅明春表示,教育乃立國之根本,作為一名教育界人大代表,深感自己責任重大,不忘從教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光榮使命。自己將一如既往地在教育強國、教育強區的道路上當好新時代的追夢人,努力推動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