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以種植業為主的耕種農業養育了中華大地上的無數兒女,締造了一個又一個強盛的封建帝國,而步入近代,以蒸汽與內燃機為代表的現代化生產力極大超越了農業,農業、農村、農民也越來越成為土氣、落后的代名詞。但是,古語言: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只有實現鄉村產業振興,才能不斷完善農業產業鏈,培育農業產業新業態,拓寬農民收入渠道,才能加快實施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村現代化,夯實強國之基。
加快鄉村產業振興,要推動產業深度融合發展。鄉村產業深度融合,應立足鄉村資源特色,在做好農業初級生產、不斷提升農產品品質和規模、不斷滿足市場對高品質農產品需求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強農產品深加工產業、農業觀光旅游等產業,從而實現以農業為基礎的產業深度延伸,使產品產生更高的附加值,從而提高農民收入;產業融合發展,可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讓更多農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也可以促進農村經濟多元化發展,從單一的農業向加工、制造、服務等多個產業領域延伸,豐富農村產業形態,顯著提高抗風險能力。
提升農業規模化經營水平,推動產業橫向融合。鄉村特色農業產業具備一定的規模,可以在做大做強本地特色農業產業的基礎上,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提升村莊資源整合能力,構建產業融合發展長效機制。地方政府應積極搭臺唱戲,在資金、政策等方面充分保障鄉村產業的有序發展,及時將市場變化情況傳遞給村莊并引導其有步驟地推進產業融合發展。要大力引導優質社會資本、人才等要素進入農村,要充分探索合理路徑,引導社會資本支持農業發展,并促進農業、工業、服務業產業融合發展,村莊要能夠緊跟市場需求,積極引進產業管理專業人才,用先進生產要素、生產方式整合資源引導產業融合發展。
加快鄉村產業振興,要以科技創新為培育新產業新業態。要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優化農業科技創新戰略布局,支持重大創新平臺建設。農業科技創新是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手段。從石斧石鉞、鐵器牛耕,再到耕(播)種機,科技創新始終是驅動農業進步的根本動力。科技創新將新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實踐當中,可以促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催生出更多新業態和新模式,帶動農業產業鏈不斷延伸不斷完善,提高農業生產率。當前,科技進步和創新在鄉村振興中的驅動作用愈加凸顯。因此,促進科技進步和創新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堅定推動,更是鄉村產業振興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