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以產業振興推動鄉村振興

        來源:廣安經開區經合局 作者:黃坤 發布時間:2024-08-22 15:13:58

        曾幾何時,以種植業為主的耕種農業養育了中華大地上的無數兒女,締造了一個又一個強盛的封建帝國,而步入近代,以蒸汽與內燃機為代表的現代化生產力極大超越了農業,農業、農村、農民也越來越成為土氣、落后的代名詞。但是,古語言: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只有實現鄉村產業振興,才能不斷完善農業產業鏈,培育農業產業新業態,拓寬農民收入渠道,才能加快實施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村現代化,夯實強國之基。

        加快鄉村產業振興,要推動產業深度融合發展。鄉村產業深度融合,應立足鄉村資源特色,在做好農業初級生產、不斷提升農產品品質和規模、不斷滿足市場對高品質農產品需求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強農產品深加工產業、農業觀光旅游等產業,從而實現以農業為基礎的產業深度延伸,使產品產生更高的附加值,從而提高農民收入;產業融合發展,可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讓更多農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也可以促進農村經濟多元化發展,從單一的農業向加工、制造、服務等多個產業領域延伸,豐富農村產業形態,顯著提高抗風險能力。

        提升農業規模化經營水平,推動產業橫向融合。鄉村特色農業產業具備一定的規模,可以在做大做強本地特色農業產業的基礎上,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提升村莊資源整合能力,構建產業融合發展長效機制。地方政府應積極搭臺唱戲,在資金、政策等方面充分保障鄉村產業的有序發展,及時將市場變化情況傳遞給村莊并引導其有步驟地推進產業融合發展。要大力引導優質社會資本、人才等要素進入農村,要充分探索合理路徑,引導社會資本支持農業發展,并促進農業、工業、服務業產業融合發展,村莊要能夠緊跟市場需求,積極引進產業管理專業人才,用先進生產要素、生產方式整合資源引導產業融合發展。

        加快鄉村產業振興,要以科技創新為培育新產業新業態。要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優化農業科技創新戰略布局,支持重大創新平臺建設。農業科技創新是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手段。從石斧石鉞、鐵器牛耕,再到耕(播)種機,科技創新始終是驅動農業進步的根本動力。科技創新將新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實踐當中,可以促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催生出更多新業態和新模式,帶動農業產業鏈不斷延伸不斷完善,提高農業生產率。當前,科技進步和創新在鄉村振興中的驅動作用愈加凸顯。因此,促進科技進步和創新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堅定推動,更是鄉村產業振興的關鍵所在。

         


        責任編輯:崔婷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邻水| 应用必备| 横山县| 庄河市| 天镇县| 秭归县| 广安市| 镇宁| 山东省| 小金县| 攀枝花市| 岑巩县| 金沙县| 雅安市| 山东省| 深州市| 阿勒泰市| 岑巩县| 兰溪市| 阳曲县| 青川县| 重庆市| 株洲市| 司法| 阳江市| 顺昌县| 德昌县| 页游| 大余县| 城口县| 阜平县| 东方市| 崇礼县| 海宁市| 南丰县| 周口市| 奉新县| 湖州市| 当涂县| 东辽县| 左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