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英雄模范則是人民群眾的杰出代表。社會歷史發展需要人民群眾的共同推動,但在這一群體中,總會有一群人有著更突出的特質,或是思想先導著,或是行動更激烈,他們就是英雄。在求得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的一百多年里,中國共產黨領導著中國的革命,并涌現了一大批為黨和人民事業做出杰出貢獻的突出代表,他們滿懷赤子的愛國之心,革新圖變,在共和國這本紅色的史冊上渲染了揮灑了自己的熱血。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英雄精神既是時代精神的體現,也是一種寶貴氣節的凝結,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去學習、去踐行。我們黨歷來善于舉一反三、發揮典型榜樣的作用,以榜樣精神點亮偉大時代。承前啟后,我們要更加注重抓好先進典型的標桿作用,讓人們學習典型所體現的精神,讓典型身上的精神發揚光大,為全社會樹立起榜樣,推動全社會見賢思齊。
古人云,“國家大事,唯賞與罰”。昔日,唐太宗李世民為紀念當初一同打天下的諸多功臣而命閻立本在凌煙閣內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受人膜拜,稱“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在宋朝,也有旌表制度,由中樞機構通過樹匾額、立牌坊等方式來表彰某個人或家族。建黨以來,無數革命先烈為著心中樸素美好的夢想實現共產主義付出了一切,并做出了彪炳青史的貢獻,堅定了、鍛造了我們后來者的革命志向,我們必須獎當其人、獎當其績。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功勛榮譽表彰工作,逐步健全中國特色功勛榮譽表彰制度體系,并越來越成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凝聚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手段。
共和國這片紅色的土壤之上,英雄無處不在。在茫茫的戈壁上,無數科研工作人員為著我國國防事業,青蔥少年轉眼已耄耋;在西南邊陲上,解放軍戰士以凡人肉體筑起血肉長城,阻攔侵略者的狼奔豕突;在廣袤的田野里,無數袁隆平式的科學家皓首窮經把糧食安全的實踐寫在神州大地上……中華民族是英雄輩出的民族,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我們不能忘記,也不敢忘記,
英雄楷模所代表的,將刻在國家的歷史上,活在人民的心里,成為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歷史記憶,不斷增進人們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不斷筑牢國家認同、政治認同。
將軍雖年少,強虜問風逃。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每個人都是答卷人,只要堅定目標、勠力同心、開拓進取,將英雄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我們就一定能書寫出不負時代的豐功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