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年份見證不凡,關鍵之年標注擔當。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在這樣背景下召開的全國兩會,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進一步凝心聚力,意義十分重大。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沿著中國式現代化的康莊大道前行,我們的前途一片光明,但腳下的路不會是一馬平川。從春天出發,向未來起航,全面推動優質制造業持續做強做優做大,促進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中國智造轉變,實現高質量發展,一步一個腳印把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
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一幅前后相繼的長卷,要牢牢把握正確方向,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統一,堅持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結合,堅持制定和實施并重,才能不斷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續寫精彩民生答卷。
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要以黨建引領共謀“一盤棋”。黨建引領是一切工作的基石,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增強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社會號召力,確保制造業轉型升級始終保持正確政治方向。一方面,要貫徹國家發展大戰略,轉變投資風向,引導金融機構加大承保力度、拓展承保品種,為獨立創新的企業提供優質金融服務,降低生產加工風險;另一方面,要構建清晰的發展大框架,組建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鼓勵中小微企業與大企業協同發展,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實現從低小散作坊的“各自為戰”走向數字化園區的“抱團發展”。
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要以人才建設引領“一面旗”。功以才成,業由才廣。高素質人才隊伍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因此要致力于打造人才高地,提高人才競爭力。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必須走好人才自主培養之路,實施校企全方位合作,大力培養引進“新動能”制造業急需的“高精尖缺”人才,創建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協同創新研發中心,推進創新研發、系統集成、成果轉移轉化和產業化;必須栽好梧桐樹,完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優化人才發展生態環境,健全人才服務體系,實現事業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制度留人,讓人才成長和制造業發展相得益彰。
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要以科技創新織密“一張網”。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在當前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科技創新是應對一切問題挑戰的核心,是一把利刃,斬斷荊棘的“殺手锏”。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既要立足在細分領域以持續創新打破西方壟斷,打造高性價比產品,持續增強供應鏈、專業鏈自主可控能力,打破受制于國外企業的不利局面,針對各種“卡脖子”技術推動上下游關鍵部件國際化;也要在“專精特新”上多下功夫,提倡自主創新和開放創新相結合, “產學研用”相結合,推動傳統制造業在提質增效、轉型升級中贏得新生、煥發光彩。
人勤春來早,奮進正當時。前進道路上,只要我們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畫好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最大同心圓,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任何風浪都動搖不了我們的鋼鐵意志,任何困難都阻擋不了我們實現制業造強國夢的鏗鏘步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號巨輪一定能乘風破浪、揚帆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