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在冰城哈爾濱盛大開幕,整個世界的目光聚焦在這片銀裝素裹的冰雪世界。亞冬會的開幕,不僅是亞洲冰雪健兒的體育盛會,更是一次以冰雪為媒,讓中國文化致遠的高光時刻。
冰雪舞臺,文化瑰寶大放異彩。哈爾濱第九屆亞冬會開幕式以“冰雪同夢,亞洲同心”為主題,通過藝術與科技的深度融合,將中國傳統民俗、節慶文化與冰雪元素創新結合,呈現了一場兼具地域特色與國際視野的視聽盛宴。中國傳統民俗與節慶文化的創新表達,開幕式以中國北方春節習俗為靈感,以紅色為主色調的燈光與舞臺設計烘托出濃厚的“年味”氛圍。東北傳統民俗符號“手絹花”被賦予新意——舞者手持雙色“冰凌手絹花”(一面“中國紅”,一面“冰晶藍”),通過排列組合形成“六瓣雪花”和“新春窗花”,既傳遞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息,又象征冰雪與熱情的碰撞。冰燈作為哈爾濱的標志性符號,貫穿敘事主線:一名小女孩手提微光冰燈開啟“啟夢”篇章。此外,“采頭冰”場景還原了東北采冰漢子的傳統勞動號子,既展現對自然的敬畏,又以冰雕藝術呈現亞冬會會徽“超越”,將傳統勞動與現代體育精神融合。非遺技藝與地域符號的藝術升華,開幕式巧妙融入國家級非遺“方正剪紙”,代表團引導員的白色禮服裙擺上,剪紙圖案與松花江日出的光影紋理交織,既展現傳統技藝,又賦予新春祝福。舞臺設計將哈爾濱地標中央大街、冰雪大世界等元素納入,分會場設于冰雪大世界,主火炬塔以丁香花為原型,象征冰城的浪漫與堅韌。芭蕾舞者手持手絹花在冰雪場景中起舞,剛柔并濟的美學設計呼應傳統與現代的碰撞,體現文化傳承中的創新活力。科技賦能與精神內核的多元呈現,通過8K超清立屏、裸眼3D地屏和AR技術,傳統冰燈、采冰等元素被動態化呈現,主會場與分會場的跨空間聯動更顯科技張力。音樂設計上,哈爾濱“音樂陽臺”場景通過中西器樂合奏《亞洲一家親》,強化“音樂之都”的定位,暖場演出中多民族歌舞則展現中華文化的包容性。整場開幕式以冰雪為紐帶,通過民俗、藝術、科技與人文的“四向奔赴”,既彰顯了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與創新活力,亦傳遞了亞洲團結共融的時代主題。
體育競技,夢想之翼乘風翱翔。在亞冬會的賽場上,中華健兒們追逐夢想的身影同樣令人矚目。他們懷揣著對冰雪運動的熱愛,肩負著國家和民族的期望,在冰與雪的賽道上奮力拼搏。速度滑冰賽場上,中國選手風馳電掣般的速度,展現出對速度與激情的極致追求;滑雪登山項目上,選手們將毅力與多種技能相結合,展現了人類在自然環境中的極限能力;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項目中,運動員們在空中翻轉、騰躍,如展翅翱翔的雄鷹,每一次驚險的跳躍都向著更高、更快、更強的目標邁進。這些中華健兒們在賽場上的拼搏,不僅僅是為了個人榮譽,更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在冰雪運動領域的夢想。他們的努力,激勵著無數青少年投身于冰雪運動,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一股冰雪運動熱潮。越來越多的孩子走進滑雪場、溜冰場,感受冰雪運動的魅力,追逐自己的冰雪夢想。同時,他們的出色表現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在冰雪運動領域的實力與進步,讓中國在冰雪運動的天空中高高飛揚。
國際交流,合作共贏開啟新篇。亞冬會開幕式宛如一部動人的電影,講述了一個關于冰雪夢想的故事。由小女孩手中提著的冰燈開啟了對夢想的追尋,點滴希望微光匯聚成照亮未來的光芒,更凝聚成一條線索,串聯起全篇。從冰燈點亮一座城到點亮全亞洲,讓美輪美奐的冰情雪韻幻化為連接起亞洲各國人民夢想與情誼的紐帶。小女孩最終實現自我追求成長為優秀運動員,象征了冰雪運動事業的傳承與發展,呼應“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愿景。攜手情久長,萬里共和鳴,亞冬會的成功開幕也恰似一盞冰燈,即將點亮亞洲各國運動員們的精彩未來!亞冬會的舉辦為亞洲各國提供了一個交流合作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各國運動員相互切磋技藝,增進友誼;各國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促進了亞洲文化的繁榮發展。通過與其他國家的交流合作,中國不僅學習借鑒了先進的冰雪運動技術和訓練經驗,也將自己的文化特色和發展成果分享給世界。
亞冬會的開幕,以冰雪為媒介,將中國文化的溫度、深度與廣度展現得淋漓盡致,它不僅是哈爾濱的“高光時刻”,更是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集中釋放——傳統民俗的創造性轉化、科技創新的突破性應用、人文敘事的共情力,以及國際合作的包容姿態,共同繪就了一幅“極寒”與“極美”交織的文化長卷。正如總導演沙曉嵐所言,這場盛會旨在打造“亞洲最具創意的會客廳”,而中國文化,正是這座會客廳中最耀眼的底色,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相信,隨著冰雪運動的不斷普及和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中國文化將在世界的舞臺上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