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內江市中區脫貧攻堅“百日行動”暨扶貧項目調度會、河(湖)長制、抗旱保水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傳達學習了中央、省、市有關會議、文件精神。通報了脫貧攻堅、河流(水庫)水質、旱情汛情相關情況。
市中區委書記黃志權出席會議并講話;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曉亮、區政協主席黃文勇出席會議。市中區委副書記李了了參加會議。
會議強調,要增強做好脫貧攻堅“百日行動”、河(湖)長制、抗旱保水等各項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當前,要保持攻堅密度,開展好脫貧攻堅“百日行動”,做好清零行動,確保完成掃尾,順利收關。要按照當前防汛抗旱工作,結合當前的抗旱保水工作,做到既要持續穩定增收,又要天藍地綠水清,更要落實保飲保苗保耕保產任務。
會議強調,要多線并進,統籌兼顧抓好脫貧攻堅“百日行動”、河(湖)長制、抗旱保水三項工作。關于脫貧攻堅“百日行動”,要保持攻堅力度,確保完成掃尾、順利收官;要聚焦問題整改,著力推進項目,確保責任落實。同時,嚴明紀律作風,進一步強化監督,確保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關于河(湖)長制工作,要堅持把管河治湖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巡查要到位,統籌抓好農村污水、廁所、垃圾“三大革命”和“五清”行動,加快“六河一庫”項目的方案修訂和項目開工。同時,加強聯合執法,敢抓敢管。關于抗旱保水工作,區委要成立抗旱保水工作專班,定期會商調度。實行縣級領導包鎮、鄉鎮第一書記要到聯系的鎮深度調研,分片包干研究。
各鎮黨委、政府要切實負起責任,實行鎮領導包重點村、重點社,全面摸清旱情和人民群眾飲用水情況、生產用水情況。要優先保障人畜飲用水,千方百計保障生產用水,采取抽水、蓄水、送水等方式,保障生活用水和生產用水,尤其要高度重視干旱可能帶來的次生影響。要充分利用現有的灌溉和供水設施,抓緊維修、配套和改造,對水源不足的鎮村組,采取分片、集中、輪換供水等方式,擴大供水范圍。對存水不足的農戶,要采取送水方式,確保生活用水。
會議強調,要狠抓落實,切實把脫貧攻堅“百日行動”、河(湖)長制、抗旱保水三項工作抓在手、扛在肩。一是明確責任,縣級領導要帶頭主動到擔任第一書記的鎮(街道)、聯系的貧困村、負責的河流、水庫一線督導工作,各成員單位要找準定位,認清職責,積極作為,工作細化到位。
二是強化工作統籌,做到綜合考慮、一并部署,一體推進,抓好“三項工作”統籌實施。區農業農村局、區水利局要發揮牽頭作用,加強溝通銜接,抓好具體工作落實,避免給基層增添過多負擔。
三是強化保障統籌,堅持真抓實干。要拿出補齊問題短板的具體措施,時刻增強戰備意識,時刻保持人員、狀態在線,加強值班值守和巡邏防控,出現災害險情,要做到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處置、第一時間解決。
會上,區農業農村局、區水利局、白馬鎮政府、凌家鎮政府、樂賢街道辦事處等相關部門和鎮街分別作了交流發言。(許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