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三季度,內江人社就業部門繼續凝心聚力狠抓就業創業各項工作,按進度完成就業各項指標,全市就業形勢總體穩定。截至9月底,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52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05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2674人,城鎮登記失業率 3.92 %。
建立“培訓+就業”長效機制。健全培訓制度,加大培訓力度,以優質的培訓質量、規范的培訓體系助力就業,努力實現“培訓一人、就業一人”的目標。采取錯時開班,強化培訓監督機制,暢通多層次、多形式就業培訓監督渠道,做好重點群體培訓人員審核、培訓過程監督、資金監管等,確保監督質效。截至9月底,我市重點群體創業培訓人數1310人,重點人群技能培訓人數 3336人,新增新型學徒制人數971人,新增以工代訓人數4640人。
建立全方位創業服務機制。開展各類創業沙龍、活動,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積極參加成渝地區各類創業比賽,營造良好創業氛圍。政策導入,鼓勵創新創業。向創業者或企業提供專家指導、項目推介、開業指導等創業服務。為就業困難人員(脫貧人員)、畢業五年內處于失業狀態的大學生發放1萬元創業補貼,為符合條件的個人和小微企業發放最高不超過20萬元的個人擔保貸款和300萬元的企業創業擔保貸款,并按規定給予貼息。截至9月底,全市共發放創業擔保貸款 1.63億 元,發放大學生創業補貼 39萬元,就業困難人員創業補貼 45萬元,帶動就業 2370 人。
建立脫貧人口穩崗就業機制。扎實做好信息摸排工作,全面摸清轄區內脫貧人口、邊緣易致貧人口務工、返鄉、外出就業等信息,做實工作臺賬,做細就業幫扶,促進務工返崗、穩崗就業,多渠道促進脫貧人口、邊緣易致貧人口就地就近就業,鼓勵各類培訓機構送培訓上門。繼續推進就業扶貧示范車間、就業扶貧示范村、就業扶貧示范基地創建工作,支持返鄉入鄉創業。對難以通過市場渠道實現就業的,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進行托底安置。截至目前,累計開發農村公益性崗位安置脫貧勞動力6459名,在崗數為5390名,幫助脫貧勞動力實現就業人數64081名。
建立信息化共享協同機制。持續推進川南一體化建設,目前內江市已實現四川公共招聘網互聯互通、就業失業登記四市互認、培訓技能跨區域學習、失業保險待遇申領異地支付等信息化建設成效。2019年工作啟動以來,共有44家川南三市企業在內江市各級人力資源市場入場招聘,提供崗位1228個,為在內江市參保的川南三市戶籍失業人員發放失業保險待遇1938人次,發放資金251.99萬元。(薛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