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內江市應急管理局多措并舉全力開展防震減災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臺站建設獲佳績。全力推動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項目建設,在全省率先完成12個一般站和5個地震信息預警終端建設,4個基準站、6個基本站、4個地震緊急信息轉發平臺設備安裝已完成。同時,在內江威遠地區架設高密度強震觀測網MEMS強震儀14套,開展為期2年的地震科學觀測。
示范創建新突破。扎實推進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創建工作,制定印發《內江市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申報認定工作實施細則(試行)》,認真開展2020年市級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的認定評審工作,評定市級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13所,成功創建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2所,切實發揮了示范學校的防震減災科普陣地作用。
預案演練常態化。修訂完善《內江市地震應急預案》《內江市應急管理局地震應急預案》,督促市級相關部門(單位)、縣(市、區)及時修訂完善本級、本部門地震應急預案50余個,指導重點行業(企業)完成本系統專項地震應急預案660余個;組織開展多層次、多方式的地震疏散演練、桌面演練、實戰演練500余場次,切實增強了各部門在地震發生時的協同作戰能力、應對突發地震災害的處置能力。
技術支撐強有力。我市與省地礦局113、202地質隊,省冶金地勘局省冶勘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水文隊等4家地勘單位簽訂地質災害應急搶險救援戰略合作協議,建立抗洪搶險、抗震救災和地質災害應急救援3類專家庫46人,為地震和地質災害搶險救援決策提供強有力技術支撐。
宣傳教育顯成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震減災重要論述,全市共通過中心組理論專題學習、網絡課堂等形式開展專題學習467場次,參與19316人次。利用“3.1”防震減災法頒布實施紀念日、“5.12”防災減災日、安全生產月等重要時段,深入開展防震減災知識“七進”活動,采取圖文結合方式,融合實際工作案例,通俗易懂地講解宣傳地震基本科學知識、地震應急避險常識、抗震設防要求,以及相關防震減災法治知識,發放宣傳資料55萬余份、宣傳用品9萬份,累計參與37萬余人次,切實提高了公眾防震減災意識和面對地震災害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救互救能力。(向旭東 四川法制網 高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