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香的桂花酒,承載著歲月的味道;匠心的釀造技藝,凝結著傳承的智慧。為深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法保護,推動司法服務與非遺企業發展同頻共振,近日,納溪區法院走進納溪區怡養坊桂花釀造非遺工坊,開展“法護‘非遺’工坊司法保護”活動,及時了解非遺工坊需求,護航酒企健康發展。
走進非遺工坊,陣陣濃郁的酒釀甜香撲鼻而來。在怡養坊講解人的帶領下,法官們深入了解桂花伏酒傳統釀制技藝的獨特魅力。據悉,怡養坊桂花伏酒傳統釀制技藝于2023年獲得了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等殊榮。法官們先后參觀了非遺傳習所、桂花伏酒生產車間和包裝車間,從原料選取到發酵釀制,從精心調配到成品包裝,沉浸式感受桂花酒的完整制作流程。
活動現場,怡養坊負責人熱情地打開一瓶桂花酒邀請大家品鑒。輕抿一口,桂花的清香迅速在口中蔓延,綿長醇厚,甘甜回味。非遺傳承人在分享酒文化背后故事的同時,也道出了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法律難題,涉及非遺桂花伏酒釀造、生產、銷售環節以及商標權、專利權保護等多個方面。
針對企業提出的法律困擾,法官結合典型案例,圍繞怡養工坊實際情況,為工坊負責人和員工詳細介紹了非遺企業“如何依法保護‘非遺’知識產權?”“如何防范他人仿冒非遺商標法律風險”、專利(外觀)保護等專業知識,引導非遺企業不僅要學法、守法,更要知法、用法,學會靈活運用法律思維化解企業運營中的各類問題,切實提升依法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意識。
此次活動成功搭建起法院與企業、法律與“非遺”之間的溝通橋梁,納溪區法院將持續延伸司法職能,精準對接“法護非遺”司法需求,多措并舉助力優化營商環境,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