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上級關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彭山法院堅持審判工作與防疫工作“兩手抓、兩不誤”。
2月5日上午,彭山區法院立案庭鄧法官通過電話調解方式化解一起借貸糾紛,避免了訴訟參與人聚集流動,有效降低了感染風險,同時充分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間當事人的訴訟權益。
案件回顧:
原告楊某和被告郭某系多年好友,2016年郭某因資金周轉需要向楊某借款4萬元后一直以各種借口推脫不還,最后甚至拉黑了楊某微信。2020年1月7日,楊某向彭山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郭某歸還本息。年前,考慮二人以前是朋友關系,鄧法官分別多次同雙方聯系,希望雙方能夠化解矛盾,達成調解。但原告認為被告言而無信不顧朋友情誼,堅決不同意調解。
因臨近春節,鄧法官便將該案的開庭時間定在了年后。
除夕將至,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卷了祖國大地,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和人員流動,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成為當前重中之重。
上班后,鄧法官接到了郭某的來電,郭某焦急地告訴鄧法官他人在北京,因交通管制無法按時來彭山參加訴訟,他一定會將錢還給楊某,希望能代為轉告楊某他的誠意。鄧法官再次撥通了楊某的電話,關心問候了楊某的身體狀況,向其告知郭某因交通管制無法回鄉,可采用網上開庭等方式參與訴訟,并再次耐心勸說原告是否能夠尋求調解、化解雙方矛盾。楊某感動于鄧法官的真摯,他說看了這次疫情的報道感觸很深,大難面前見大愛,他同意通過調解的方式化解矛盾,接受郭某的誠意。
鄧法官隨后撥通雙方電話,雙方約定好了還款方式,待郵寄簽好調解協議后,鄧法官將出具調解書。
鄧法官說,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特殊時期要充分運用微法院、網上訴訟服務等信息化手段開展訴訟活動,為人民群眾減少不必要風險,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司法為民。(余若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