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防風險、優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全面平等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各類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加強與行政監管部門的協調配合,協力化解風險。加強疫情防控期間矛盾糾紛化解,強化訴前調解和多元化解工作。向縣經濟和信息化局發出2020年首份司法建議書,針對企業簽訂的業務合同、勞動用工及刑事風險防控等方面提出13條司法建議。優化司法服務,加強與政府、金融機構等部門的溝通、配合,建立健全金融風險防控協調機制,與人行資中支行會商金融案件智慧平臺的建立,快立快審快結金融案件,提高金融市場主體金融風險防控意識,維護全縣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
◎著力建機制、強聯動,發揮破產審判職能。積極貫徹落實《建立企業破產處理府院聯動機制的實施方案》,在政府與法院間建立完善制度化、常態化的企業破產處置協調聯動機制,統籌協調解決企業破產處置工作中的民生保障、社會穩定、財產接管、稅收申報、資產處置、金融協調、信用修復、打擊逃廢債、變更注銷、中介管理、費用保障等問題。強化與其他法院之間、法院內部立審執部門之間的工作銜接,全力推進“執轉破”工作。加強與黨委、政府的協調溝通,推進企業破產專項資金建立,妥善解決企業破產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為“無產可破”案件提供相應保障。
◎著力推改革、重智能,提升案件質效。強化商事審判管理,推進商事審判庭審實質化改革,規范裁判文書制作,加強“四類案件”監督管理,強化類案檢索比對系統的運用,持續用力開展長期未結案的預防和化解。穩妥推行要素式審判改革和小額訴訟制度的貫徹執行,優化審判資源,促進繁簡分流,提高審判效率。推行智慧辦案模式,充分運用智能語音轉換系統、“云上法庭”、集約化送達平臺等“辦案助手”,全面提高商事審判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水平。深入推進重大疑難案件集中討論、發改案件分析、員額法官互評互查庭審、裁判文書隨機抽查等研討機制建設,積極組織參加各類學術活動,撰寫調研文章和案例分析,提高商事審判隊伍的業務水平和辦案能力。(譚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