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是老百姓更古不變的期盼,平安是福,平安是金,平安是幸福生活的源頭,是美好人生的保證。有了平安才會有甜美幸福的小家,才會有和諧健康的大家,才會有欣欣向榮繁榮昌盛的國家!
平安,是我們彭山區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需要,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需要,是事關社會發展穩定的大事,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專群結合、依靠群眾,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針。在實際工作中群眾安全感更是無處不在。
平安志愿者,就像一根根安全標桿。平安建設的目的是百姓心安,自然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參與。讓群眾參與到平安建設中,形成整體合力,才能鑄就平安建設的龐大底座。彭山區的平安志愿者,就像一根閃亮的標桿,積極參與平安彭山區建設工作,與村委會(社區居委會)加強配合,開展了治安巡邏、交通勸導、普法宣傳、防范邪教活動以及各類安全隱患排查、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特殊人員服務、社區公益服務、應急事件處理等工作。
社區的一個調解驛站,就像一個百寶箱。一把傘、一杯水、一本書、一句問候……微不足道的暖心細節,讓農村治理更接地氣、更有溫度。社區驛站充分發揮法官、警官、檢察官、律師與調解員在糾紛調解、法治宣傳、法律咨詢、心理疏導等方面的專業優勢,有效增強居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懷揣一顆善誠之心奔赴于社區鄰里,不厭其煩的傾聽。一卷卷調解檔案,一次次回訪歷程,躬身力行。初心閃耀、晚霞生輝、運智鋪謀、銀鈴向黨。以調解輻射牽引平安綜治創建、信訪矛盾化解、公共法律服務。用真心、真情對待每一起矛盾糾紛,用實際踐行“化糾紛、解難題”。真正充當社會矛盾的“解壓閥”,架起服務群眾的“連心橋”,當好百姓的“守護者”。
公安的一聲警鳴,就像一顆定心丸。有人說,如果青春有顏色,一定是中國紅和警察藍。守一方凈土,保一方平安。日月所至,皆是平安祥和;雙腳所踏,皆是使命擔當。全力以赴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強化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努力化解各類社會矛盾糾紛,夯實各項便民、利民、惠民舉措。“一巡查、二走訪、三必到、四必查”的工作方法,用心、用情、用力辦好群眾操心事、解決群眾煩心事。以法治為“定盤星”,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提升居民依法行事的意識和能力,面對面向群眾宣講防范詐騙、應急管理等安全知識,使群眾平安法治意識入腦入心。當交通事故、當惡意滋事、當盜竊發生、當每個人遇到困難,我們都能想到那一抹藍色,這就是安全感。黑夜里街頭閃爍的紅藍警燈,民警巡邏的身影,就是群眾最為信賴的“保護色”。
法院的一把法槌 ,就像一把公平標尺。腳下有泥,心中有光。把國徽扛在肩上,用腳步丈量司法為民的初心。你以為的家長里短、雞毛蒜皮其實也隱藏著社會隱患。在民事糾紛“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現實困境中,在各種拆遷、繼承糾紛、物權糾紛層出不窮的案件里,基層法庭處在審判工作的最前沿、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線,如何解決關乎到基層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又關乎轄區發展。既要化解群眾矛盾,又要維護社會穩定。既是調處矛盾糾紛的排頭兵,又是社會發展的保駕員。不能讓一個有理的當事人受到冤屈,不能讓一個無理的當事人獲得非法利益,這就需要對案件中的每一個環節了如指掌,對司法知識有足夠的專業,捍衛著法律的尊嚴,也踐行著讓司法的權威在人性的關懷中變得更有溫度的初心。基層法官扎根鄉土,默默堅守,俯首耕行,立身司法前沿,離群眾最近, 從泥土中汲取營養,厚實根基,抱道而行。
晨曦微起,我們彭山區的公安干警穿梭在大街小巷,用辛勤,丈量這個城市;晚霞落盡,我們的公安干警堅守在一線執勤崗位,用擔當,守護者萬家燈火;風雨里,我們的公安干警為你遮風擋雨的大傘;寒夜里,我們的公安干警照亮晚歸路上的一盞明燈。服務群眾,用情用心;打擊犯罪,絕不手軟;救助危難,竭盡全力。歲月靜好,只是有人負重前行。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更新,平安彭山區以嶄新的姿態展示在人們面前,大街小巷,抬眼望去,攝像頭無處不在,一個個“天眼”組成了一張張碩大無形的“天網”,覆蓋全市各個角落,清晰的記錄著彭山區大地的分分秒秒、點點滴滴。事故交通,當事人各說各的理,別急,監控調出,誰是誰非自有公斷;癡呆老人離家出走,家人焦急萬分,十字路口何去何從?監控顯示老人踽踽而行的方向,一路掉看,終于親人團圓。
這幾年,從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到防范和打擊新型網絡詐騙、盜搶騙等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違法犯罪;從依法開展網絡安全到持續嚴厲整治醉駕酒駕……春華秋實,不懈努力,平安建設惠及百姓生活方方面面,讓老百姓更安心、放心、舒心,讓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性。
筑平安之城,護百姓幸福。平安幸福新彭山區,是平安建設者們辛勤汗水的結晶,更是我們全體市民的共同祈愿。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城市的一份子,都是平安的建設者,有我們共同的努力,我們城市、我們的家園會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