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坤是我表哥的兒子,能說會道,特別討人喜歡。如果他還活著,也該上大學了,而這一切,卻在十年前戛然而止。我清楚地記得 ,那是2013年9月21 日傍晚,表哥突然打電話說坤坤找不到了,他的鞋在南水北調的河岸上放著。我馬上預感到事情不妙,就火速趕往表哥家。一進村,街上已像砸開了鍋,人們都在議論紛紛。這時,我才知道,掉進河里的不是一個小孩!
夜幕下,打撈隊坐在皮筏上,用竹竿和網在水中搜尋。表哥一家人心急如焚,不停地在岸上來回走動。我無力地坐在岸邊,心被撕扯得疼痛、破碎,渾身像灌了鉛一樣沉重。我默默祈求蒼天開眼,讓坤坤躲過此劫??墒?,隨著打撈時間的延長,我的希望一點點破滅。天黑了又亮,亮了又黑,經過整整三天的打撈,整整三天的煎熬,被水浸泡得面目全非的小坤坤,終于靜靜地躺在了我們的面前。那慘狀,我目不忍視!親人們都圍著他,嘶聲力竭、呼天搶地的哭喊著,言不盡心中的后悔!言不盡對坤坤的想念!
還有一個小孩,也被打撈出來了。他的父母,把他緊緊地摟在懷里,想讓自己的體溫,去溫暖孩子,讓他奇跡般地蘇醒過來??墒?,這只能是個美妙的幻想了??粗鴥蓚€八歲的孩子,無知地將鮮活的生命交給了水,讓剛剛綻放的花瞬間凋零,我頓感無語。家長一時的疏忽,造成了他們一輩子無法挽回的痛,我真不知道他們怎么去承受?我更不知道,再有多少這樣血的教訓,才能讓人們警醒,把安全教育記在心間,懸在頭頂。
生命無小事,安全大于天。然而,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5.7萬人死于溺水,平均每天約有50個小朋友失去生命。溺水事件的背后是鮮活的生命在水中掙扎,是慈父恩母的無助呼喊,是親朋好友的苦苦哀嚎。在此,我呼吁,家校共同發力,遏制學生溺水。教育孩子:天氣再熱,不到河塘去降溫;水景再美,不到水中去感受;水性再好,沒有保障別下水;他人再勸,不用生命去逞能。千萬不能疏忽大意,心存僥幸,等悲劇發生了,再去反省。
生命只有一次!珍愛生命,防患于未然,必須上好防溺水安全這把鎖。什么是需要防范的,什么是需要加固的,我們一定要記牢,別把幸福丟在幸福之外!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不是100分,而是必須確保安全的色彩恒久不變。
作者簡介:馬晴,女,90后,網名舊故里草木深,愛好文學、播音主持,有作品見諸報刊,曾榮獲第七屆BS超文全國大學生征文比賽三等獎,第三屆全國“平鄉好人杯”全國新詩二等獎等。
作者:馬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