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幼兒成長的這個關鍵時期,心理健康教育所有的意義變得日益明顯地呈現出來。幼兒園身為兒童早期教育的關鍵場所,承擔著培育健康心智的重任。本文希望能夠探尋把心理健康教育巧妙地融合進幼兒園日常活動里的方法,借助游戲、教學、生活以及戶外活動等多樣形式,為幼兒構建一個積極且健康的心理成長環境,幫助他們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健全的人格,為其未來的發展筑牢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日常活動
引言
當今社會處于快速變化的階段,幼兒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心理挑戰。然而幼兒園教育往往側重于知識技能方面,而對心理健康有所忽視,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活動當中,可以抓住幼兒身心發展的黃金時期,以自然且持續的方式來呵護他們的心靈,為其健康成長奠定基礎,有非常關鍵的現實意義。
一、游戲活動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
幼兒階段是個體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形式,這為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入創造了天然的契機。幼兒借助游戲去認識周圍的世界,構建自身的認知以及情感體驗。在游戲里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自然且容易被接受的方式,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像是培養合作意識、提高情緒管理能力等。
例如,于角色扮演游戲“醫院”之中,教師可引導幼兒去分別飾演醫生、護士以及病人等不同角色。身為“醫生”的幼兒需要耐心地去詢問“病人”所呈現出的癥狀,而作為“護士”的幼兒則應當細心地去照料“病人”,扮演“病人”的幼兒要勇敢地表達自身身體的不適狀況。在這個過程里面,幼兒逐漸學會了去關心他人,理解了不同職業所肩負的責任,并且還可克服自身對于醫院的恐懼心理。當有“病人”因為等待時間較長而變得著急的時候,“醫生”和“護士”會嘗試去進行安撫,這鍛煉了幼兒的情緒安撫以及溝通技巧,在輕松且有趣的游戲情境之中達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
二、教學活動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
幼兒時期所開展的教學活動,對于他們的認知以及情感發展而言,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同時也是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的關鍵關鍵場所。在恰當合適的教學引導之下,幼兒可達成心理能力的逐步提升進步。要是可把心理健康教育巧妙靈活地融入到教學當中,那么就可以讓幼兒在進行知識學習的這個過程里,同步塑造出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
以科學小實驗“會站立的雞蛋”作為實例,教師首先向幼兒展示雞蛋可站立起來的現象,以此引發幼兒的好奇心。當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探索的時候,部分幼兒經過多次嘗試但都遭遇失敗,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會產生沮喪的情緒。在這個時候,教師就會介入其中,鼓勵幼兒不要灰心喪氣,引導他們仔細觀察雞蛋的特點,并思考不同的放置方式。有一些幼兒發現把雞蛋放入鹽水中就可成功站立起來,頓時興奮不已,在整個過程當中,幼兒掌握了科學知識,而且在面對失敗的時候,鍛煉出了堅韌不拔的意志,學會了自我調節情緒,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
三、生活活動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
幼兒從進入幼兒園開始,一直到離開幼兒園的這一整天生活當中,其實到處都存在著可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機會。生活活動本身有重復性以及持續性的特點,這對于幼兒在日常的點點滴滴之中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是非常有利的,可讓幼兒獲取自主感以及信任感,可幼兒建立起積極的自我認知以及社會情感。
午餐這個環節其實是個相當不錯的切入點,有不少幼兒都存在挑食的情況,僅僅只吃自己偏好的食物。教師可利用這個機會向幼兒普及食物的營養價值,并且鼓勵他們去嘗試新的食物。就比如說,面對那些不愛吃胡蘿卜的幼兒,教師會生動形象地講述胡蘿卜能讓小兔子眼睛變得明亮的故事,同時還會把胡蘿卜切成十分可愛的形狀。一旦幼兒勇敢地嘗試吃上一小口,教師就會立刻給予表揚。經過長時間這樣做,幼兒會逐漸克服對特定食物的抗拒心理,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而且在嘗試的過程中還可以收獲自我效能感,自信心也會得到極大提高,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生活活動里面。
四、戶外活動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
戶外活動對幼兒心理健康發展而言是極為關鍵的途徑。就心理學方面來看,其可刺激幼兒的感官,提高幼兒的體質以及心理韌性,促使幼兒在自然且開放的環境里釋放自身天性,契合幼兒好動與好奇的心理,培養幼兒獨立探索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尋寶探險”活動作為實例,教師預先在操場的各個地方藏好對應不同獎勵的彩色小卡片作為“寶物”,同時給幼兒發放簡易地圖。幼兒需要依據地圖去尋找寶物,在這個過程中,有些幼兒因為找不到寶物而感到著急,甚至產生自我懷疑。這個時候,教師會在旁邊進行引導,鼓勵他們重新研究地圖并且仔細觀察周圍環境。比如說有個小朋友找了很久都沒有找到寶物,心情非常氣餒,后來經過教師的提醒去查看地圖上標記的大樹,最后在樹根的位置找到了寶物,變得興奮異常。這樣的活動可讓幼兒的身體得到鍛煉,還可讓他們學會在面對險阻挫折的時候調整自己的心態,提升心理調適能力。
結語
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兒園教育里占據著十分關鍵且不可缺少的地位。借助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到游戲、教學、生活以及戶外活動之中,可為幼兒營造出一個全面又和諧的成長環境。這樣的教育方式對幼兒形成積極樂觀的心態有所幫助,同時也能推動其社會交往能力以及情緒管理能力的發展。期望有更多教育實踐者關注這個領域,一同為幼兒的心理健康提供保障,促使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