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wǎng)
        法治文化研究會

        心如花木 向陽而生

        來源: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qū)鵬利小學 作者:周翠蕓 發(fā)布時間:2025-05-22 19:11:11

        又是一年春來到,沉睡了一冬的廣袤大地敞開它無盡的懷抱,擁抱世間萬物。

        你看:

        柳條百尺拂銀塘,且莫深青只淺黃。

        桃花笑靨迎人至,春色滿園入眼來。

        天北天南繞路邊,托根無處不延綿。

        春天,它鮮綠的色彩,蓬勃的生命力,總是有著治愈人心的力量;春風吹來,原野上的小草再次發(fā)芽,茁壯成長,綻放生命的色彩。

        ……

        這一切,無不是對于生命熱愛的佐證。

        我尤其鐘愛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小草。

        她穿過層層疊疊的泥土探出頭,又或從巖石縫里擠出纖細的身體。她竭盡全力掙脫一切束縛,就是為了沐浴陽光,目睹人世間的美好。

        然而,我們的身邊漠視生命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

        作為一個家長,一個教育工作者,一個生命的熱愛者和尊重者,應該做些什么呢?

        我們在關注現(xiàn)象的同時,更要去探究背后的原因:學業(yè)壓力?校園欺凌?家庭沖突?社交障礙?外貌焦慮?人格缺陷?過度使用社交平臺?

        在我接觸的多起個案中,學生因為學業(yè)壓力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緩解和釋放,只得到短視頻、游戲中去打發(fā)時間,尋找存在感。家長此時此刻啥感受呢?孩子不讀書,就很難接受了,還在家里黑白顛倒地耍手機,更是無法容忍。他們往往要么摔手機,要么口不擇言——你活著就是累贅,還不如死了算了……孩子聽了,默默走出家門,兌現(xiàn)了我們家長的一時氣話。

        面對現(xiàn)在而今眼目下的孩子,如果我們的家長能夠換一種態(tài)度——接納、包容、理解、共情,那上面的情況肯定就可以避免了。

        我曾經(jīng)帶過一個學生,在小學階段,我就發(fā)現(xiàn)他畏難情緒嚴重,在我坦然面對和鼓勵的情況下,孩子平安、順利度過小學。到了初中,功課一多,學習難度加大,在初一下期就讀讀停停,到了初二就完全不去學校了。家長時不時給我打電話,訴說他的無奈和無助。我告訴家長首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正?;约旱纳睿黄浯谓o孩子休整時間,接納他在家的狀態(tài),把他當作一個“病人”(其實,此時的他本來就生病了。)來看待,給他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當時,家長就告訴我:周老師,要做到這點,很難,我不發(fā)火就算做到最大的克制了。我又說:我理解你,我遇到這種情況,可能做起來也有難度。如果實在做不到,不勉強自己。那你每天煮飯的時候多煮一個人的飯,吃飯的時候招呼孩子吃飯,這可以做到吧?家長答復可以。)最后建議家長在周末的時候,動員孩子出去找朋友玩,或者讓孩子的好朋友周末邀約孩子出去玩(因為孩子還是學齡階段,他的朋友們都在學校正常上課。);也可以找我聊天(一直以來,我和該生關系處得還不錯)。

        在孩子輟學的這一年中,開始幾乎不出門,后來我找到他小學的同學(也是我的學生),讓他們幫幫他:周末或假期的時間約他出來看看電影,吃吃飯……開始約他,他拒絕。后來,他居然主動聯(lián)系同學,問同學作業(yè)做完沒有,可不可以出來耍。他們一起耍的時候也不忘約上我。

        一個周末,他們又約我。我對他說:“正好我要出去散步,你陪不陪我?”他說:“陪”。在散步途中,我問他去過新建的五小沒有,他說:“沒有。”“想不想去?”“想去。”于是那天我們徒步走了兩個多小時。過后他爸爸告訴我,那是他輟學以來,運動量最大的一天。

        后來,他時不時給我發(fā)信息,告訴我他去哪里耍了,告訴我他跟某個同學的聊天、相處……每一次我也會及時回復他的信息:告知他在外面耍開心,注意安全之類的話……

        有一次,他和同學一起耍的時候,因為別的同學的事,有了一點小分歧。他把整個處理過程的錄音發(fā)給了我。我發(fā)現(xiàn)在整個過程中,他一直都情緒穩(wěn)定。我對他說:“老師發(fā)現(xiàn)某某某一直在發(fā)火,而你一直很冷靜,一直在顧及某某某的情緒,沒讓問題升級……對啦,我們的初心是解決問題,帶著消極情緒是沒法解決問題的。遇到事情,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你做得很好,老師為你點贊?!?/span>

        這期開學,我又收到他的短信:周老師,我去上學了。我壓抑著內(nèi)心的喜悅(雖然,我一直都在給他賦能,想讓他早點回歸學校。但是我更想讓他明白:他讀不讀書都是他自己的事。)問他:感覺怎樣?他說:“我知道,我無路可走了,只有走讀書這條路?!薄奥爮淖约簝?nèi)心的聲音,是最好的選擇?!?/span>

        當孩子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我們多去理解、接納、包容、共情、支持,相信孩子一定會走出迷茫,過上他自己的別樣人生。

        孩子們都“心如花木”,要想讓他們“向陽而生”,我們總得給他們提供“陽”吧!

        慶幸的是,現(xiàn)在孩子們“心理”這片天空,到處都是艷陽高照。

        你看,全社會自上而下都在關注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就拿我們區(qū)來說,每期每個學校都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篩查,就像我們對身體進行常規(guī)體檢一樣,努力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干預。還有我們的未成年人指導中心,不僅給孩子們提供體驗的場所,為他們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還請專家免費為那些有需求的孩子提供心理咨詢。為了提高中心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大眾,還時常請專家線上、線下指導……

        相信在全社會的齊心協(xié)力下,假以時日,“心如花木”的孩子們一定能“向陽而生”,一定會“向陽而生”。


        責任編輯:劉華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chǎn)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xù)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wǎng)絡文化經(jīng)營許可證 川網(wǎng)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fā)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wǎng)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wǎng)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wǎng)站(非新聞類)刊發(fā)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wǎng)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lián)系本網(wǎng)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wǎng)版權所 有 ,未 經(jīng)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砀山县| 安岳县| 当涂县| 尚志市| 台东市| 永年县| 祁门县| 志丹县| 曲阳县| 乌拉特后旗| 梨树县| 胶州市| 阜南县| 息烽县| 勃利县| 岳阳市| 泌阳县| 石首市| 祁门县| 循化| 新建县| 合肥市| 西宁市| 湖北省| 永春县| 叶城县| 永寿县| 无棣县| 嘉义县| 楚雄市| 郁南县| 临西县| 新昌县| 榆中县| 凌海市| 平原县| 梁平县| 大渡口区| 广宗县| 洪洞县| 淄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