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他們說的都是真的!” 小姜在辦公室嘶吼,悲憤抑制不住,痛哭出聲。小姜爆發出的怒吼,和我們剛才的對話毫無關聯。我正在與小姜進行關于“課堂紀律規范”的第四次一對一談話,而這時候,是初一上學期開學的第一個月??粗〗獫q紅的臉,不斷落下的豆大淚珠,我知道剛才嚴肅的對話已經無法再繼續下去了。
“你說的‘他們’指的是誰呢?‘他們’說了什么?”我改變剛才嚴厲的語氣,關切地問他。小姜陷入了悲傷:“他們說我……說我不……和別人……不……”小姜哽咽著。他沒有把話說完。但我知道,他未說出的話是什么。
在大多數的同學眼中,小姜是“不一樣”的。
如果說老師是園丁,學生是花園里的花朵,小姜應該就是那朵開得最大的向日葵。他的聲音洪亮,像向日葵那鮮明的明黃色,一開口就讓人無法不去注意他。而他的話卻如此密集,密集得就像向日葵花盤上的瓜子,根本數不清。在課堂上,只要是他感興趣的話題,他便無視課堂紀律,滔滔不絕。當其他同學發言時,他總是迫不及待地打斷別人,以他洪亮的嗓門凌駕于其他人之上,使得全班只能聽到他的聲音。小姜的知識面很廣,但思維卻相對發散,他的長篇大論常常讓同學們感到云里霧里,難以找到重點。他不在乎有沒有聽眾,也不顧其他人是否愿意傾聽。
作為教師,我不是“玫瑰園”或是“芍藥園”的園丁,必須培育出一樣種類的花朵。我希望在這個花園里,可以開出明亮的向日葵,清新的茉莉,靈動的勿忘我……每一朵花都代表著學生們獨特的特質和潛能,共同構成了多姿多彩的花園。
“不一樣”或許是別人對他不妥帖的評價,但他并應該因為“不一樣”而傷心。
“是有人說你不一樣嗎?”我問道。他點點頭?!拔乙膊皇堑谝淮温牭絼e人這么說了。在小學別人就這么說我?!毙〗穆曇舻统?,這還是我第一次聽到他這樣說話。我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用輕松的語氣說道:“不一樣就不一樣,這有什么奇怪的。難道每個人都應該是一樣的嗎?”他愣了一下,看著我。我繼續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我們上一樣的課,穿一樣的校服,遵守一樣的規則,但我們是不一樣的人,對嗎?”小姜點了點頭,他的情緒已經不像剛才那么低落了。我接著說:“別傷心了?;氐絼偛诺脑掝},今天為什么是你在辦公室和老師談話,不是別人呢?”小姜想了想,說:“因為我上課又控制不住自己亂說話了?!甭牭竭@個回答我很欣慰,我說:“對,你沒有遵守課堂的規則。那你說,老師希望你怎么做?”小姜回答道:“要說話前先舉手,別人說話不張口。”這是我在和小姜的前三次談話中達成的“共識”。我看小姜的情緒恢復了平靜,讓他離開了辦公室。
我注意到,最近兩周,每當小姜多次打斷老師或同學發言時,很多同學會不耐煩地朝他吼:“別說了!”而課間,小姜開始滔滔不絕時,很多同學會不悅地扭頭離開。此外,許多坐在小姜周圍的同學都找到我,希望調換座位,不想再坐在他旁邊。如果不及時加以引導,小姜在班里的人緣會越來越差,他的缺點會變得越來越明顯,而優點也很難被同學們注意到。這不利于小姜身心的健康發展,也不利于營造和諧、團結、友愛的班級氛圍。
在花園中,每一朵花兒都有展現自己獨特色彩的權力,每一種顏色都值得被欣賞。
因此,我努力創造機會,讓同學們看到小姜的閃光之處。小姜“博覽群書”,知識面很廣。在課堂上,若涉及歷史類話題,我總會邀請小姜進行一到兩分鐘的介紹,向大家展示他的博學多才。小姜敢于表現,思維活躍。于是,我在下一次班會上組織了“PPT盲講”活動。我隨機選取了幾張圖片,要求同學們根據圖片進行演講。小姜一上臺,就以詼諧的語言、搞怪的動作,編排了生動有趣的小故事,贏得了掌聲,也榮獲了當日的“最佳演說家”稱號。另外,在與家長溝通時,我了解到小姜擅長打鼓。于是,我鼓勵小姜為參加藝術節唱歌的同學們伴奏。大家配合默契,呈現了一場精彩的演出。
在引導同學看到小姜優點的同時,我也不斷強調課堂紀律的重要性。在我的協調下,小姜和他身后的小雨約定,若小姜在課上又“忘我”地說話了,小雨就輕輕拍拍他。加上不間斷地在課上、課下的鼓勵和提醒,小姜的課堂表現逐步提升。每當小姜在這一周有進步時,我都會在班級大力表揚,讓同學們看到他的進步。
現在,小姜的課堂表現有所提升。雖然他偶爾還會隨意插話,同學們卻不會再齊刷刷地對他怒吼。同學們看到了小姜的優點,小姜也越來越自信,和同學們相處融洽。在名為《班級中的“牛人”》的作文中,班里又不少同學選擇了描寫小姜。有同學寫道:“他的知識豐富,就像一個活生生的百科全書,各種冷門知識像瀑布一樣從他嘴里不斷涌出,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笨吹叫〗淖兓?,看到班級的變化,我十分欣慰。
在班級這個小花園里,花朵們不必擁有相同的顏色,也無需在同一時間盛開。因為每一朵花,都有其獨特的美麗與價值。作為園丁,教師需要做什么?我們的工作,是澆灌知識,是栽培品德,是呵護成長,是為每一朵花創造適合綻放的土壤,然后,靜待花開。
作者:劉穎婕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朝陽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