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提出“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的要求,建立健全社會心理服務模式和工作機制。作為一名彭山的大學生,我認為心理健康服務建設是一件重要的持久戰,也是現在社會必須重視的一個方向。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經得到了學校和社會各界的重視,高校都開設了心理健康課程,并且作為必修課,讓每個同學都得到學習心理知識的機會。高校還專門設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有專職的心理老師可以隨時幫助老師,同學解決問題。而中學,小學,幼兒園等對于心理這方面的教育就比較欠缺。我認為應該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彭山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并且專門設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未成年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因為社會發展而顯現暴露出來。所以各級各類學校要建立以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為核心,以班主任和兼職教師為骨干,全體教職員工共同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
對于一些比較特殊的人群,要充分發揮現在互聯網時代的網絡優勢,為他們的訴求提供反映的渠道,及時開展分析研判,如果發現苗頭,就可以進行疏導化解。要重點關注流浪乞討人員、公安監所被監管人員、服刑人員、社區矯正人員、刑滿釋放人員等需要更多幫助和關照的人群。公安、司法行政、信訪等部門要根據行業特點,在公安監管場所、監獄等需要心理健康服務的場所,為系統內人員和特殊人群提供心理健康服務。只有加強人文關懷,促進社會融入感才能讓他們的心理健康和普通人一樣。要讓特殊的人群感受到彭山這個社會大家庭的溫度。
對于普通群眾,也不能疏于心理健康的疏導。我認為彭山的就業單位應該大體分為兩類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服務。 對于一些規模較大、職工較多的黨政機關和廠礦、企事業單位、或者各個村對組織等可自行設立心理輔導室,組建心理健康服務團隊;第二類規模較小企業和單位可通過購買專業機構服務的形式,為員工提供心理健康服務,開展心理輔導,組織員工心理測評、訪談,及時對有心理問題的員工進行有針對性干預,必要時聯系專業醫療機構治療。所以建立專業機構服務形式就成了當今彭山心理健康教育服務的必要舉措。一來可以提供更多關于心理學的工作崗位,而且對于一些規模較小的企業單位或者一些個體戶等沒有公立或公司建設的心理輔導室,只能通過對外營業的專業個體機構進行心理方面的服務。只有通過這兩類別的心理輔導室建設,才能講普通群眾的心理健康服務進行進一步的完善。
總而言之,就是為彭山這個大家庭中的每一個人都擁有受到心理健康服務的機會,在需要心理服務時,能夠在很快的時間內,解決心理問題,多一些聆聽者,就少一些因為心理問題而困擾的彭山居民,作為一名大學生,只能參加一些關于心理的志愿活動,去幫助更多的人,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胥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