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筆者習慣記錄歷史,并加上自己的觀點。所以說到底,歷史書上書寫的過去并非是真的過去。但若要有人想記錄今年,想來是會喪失二次創作的欲望的。而這其中的原因并非是今年乏善可陳,而是今年太過于驚心動魄,只是單純的記敘就足夠令人驚嘆的了。
恍然一陣秋風,時間竟已這樣的久了。如此久的時間里,所有人都在做著無聲的抗爭。
而我所在的彭山也是如此。
同所有地區一樣,彭山有著屬于自己的抗疫團隊。
其中彭山疾控人王英在這次疫情中始終義無反顧的堅守前線,以她單薄的身軀撐起了新冠疫情防控的希冀。而她的丈夫朱先生身為鳳鳴街道城東社區的工作者面對疫情也未曾退縮。他們一個奔波在醫療前線,一個前往城東社區挨家挨戶的入戶排查。但他們自己十余歲的兒子卻往往無人照顧。這樣的場面是因為他們身為彭山人對彭山有著深沉的愛意。
舍小家,顧大家。這樣的醫護人員和基層干部在彭山是難以計數。疫情當前,唯有愛從不曾被隔離。
因為疫情,無數人不得不困在家中,難以外出。學習也是利用各種網絡教學資源和平臺,組織教師通過互聯網進行在線上課。而這樣的生活很容易造成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為防止信息過多攝入,減輕心理壓力,正視恐懼和焦慮,能夠規律作息,保持一個穩定的心態。彭山共青團特地組織各學校老師通過錄制視頻,傳授黨史國史團史,疫情防控,心理健康,家庭衛生等相關知識。
同時,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發揮青年志愿者的積極作用,團省委,省志愿者協會正式成立全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青年應急志愿服務隊,分為專業醫護,便民服務,秩序維護,心理疏導四支分隊,根據防疫工作發展態勢隨時準備投入工作。
在這樣的無聲的戰爭中,那些志愿者這樣說著。
“穿上防護服,我就不是孩子了。”
“2003年非典你們保護我,17年后我來守護你們。”
當他們這樣說著,人民也回應著。這是場關于愛的傳遞。
是的,的確疫情加大了人與人之間的空間,但不可否認,它也拉近了人心的距離。因為,愛從不曾被隔離。
病毒侵蝕著人體,在如此艱難的時期,全區的青少年的身體生活情況也是深深牽動著團區委的心。為此,團區委特意開展了防控疫情困難青少年關愛幫扶活動。
緊缺的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資和大米等生活物資隨著愛傳遞到了困難青少年的家中。當然僅僅物質上的關懷對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來說是不夠的,關注青少年的精神才是重中之重。在慰問過程中,由團區委書記許蕾帶隊的機關干部四人通過交流詳細了解困難青少年近期的情況,向他們宣傳疫情防控相關知識,并進行心理疏導,引導困難青少年及監護人科學防疫,幫助他們克服焦慮和恐懼。
5月8日是世界微笑日。雖然疫情還未徹底平息,但笑容已經回到人們的臉上。這場無聲的戰役終于是看的見終點了。
大愛無聲,在這場戰役中,彭山的團委干部,教師,醫護人員以及所有不停抗爭疫情的彭山人民都完美的詮釋了這四個字。
彭山始終平安,彭山人始終幸福,愛從不曾遠離彭山。(劉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