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偷”

        來源:四川工商學院成都校區 作者:宿欣芮 發布時間:2021-10-28 22:27:57

        如今,這個物質化的時代,小朋友們對物質的認知和需求好像在逐步擴大,他們時常分不清“我的”和“他的”。

        有的小朋友就會下意識將自己想要的“占為己有”,不管是在家庭中,還是學校里他們沒有人及時告訴他們“偷”是不對的,小朋友就會一直堅持,并且不會覺得有什么問題。最終,一直意識不到“拿走它”有什么不對,就會成為長大后一直的“病”。

        如果說在兒童時期“偷”是一種小朋友無意識行為,那在一定的年齡以后,那群沒有改變“偷”的小朋友,就會去“偷”一些他們已知的有價值的東西。在他們的認知里這是一種欲望和安慰,或是精神,或是物質上的安慰。

        我身邊有一個“小朋友”,他還未成年,屬于青少年,他已經對“借”、“拿”和“偷”具有一定的判辨能力,但他仍然還是有“偷”的行為。這或許已經成為了他的“癖好”。在小時候,他偷偷用家里人的生活用品:化妝品、剃須刀、發飾等等,這或許是兒時不懂事的好奇和愛美,但在后演變成“偷”走發飾、小玩具、甚至是家里人的錢,當這件事嚴重到一定程度,他的父母開始一遍遍交,強調這件事的嚴重性和對錯性。他看似收斂了,但實際更加嚴重了,從拿走小飾品、玩具到錢,再從小金額的錢和大金額的錢,而且做事越來越有計劃,讓家人無從下手,或許知道是他做的,但沒有證據,他也會撒謊。就算有了證據他承認了,也沒有太大的悔意,感覺這種“偷”是理所當然的。

        我想,對于他“偷”的原因:第一,小時候因為家人對他的一些物質需求沒有滿足到,他就選擇了“偷”;第二,他小時候缺少了家人的陪伴和傾訴,當他知道“偷”可以滿足自己的欲望,就將他精神的欲望轉移到了物質欲望上;第三,在學校還可能是和同學的相互比較、報復等心理,通過“偷”父母的錢,買東西。最終,“偷”就成為了他自我滿足的途徑之一。

        或許在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在家庭,父母應該在小時候就教孩子理解物品的“所有權”,同時再引導“借”和“偷”的區別,然后在出現問題后,學會先了解,再教導;另一方面,可以從學校教育引導,通過繪本或者課本對小朋友進行引導且加深印象。(宿欣芮


        責任編輯:劉華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冷水江市| 磴口县| 元氏县| 双峰县| 东安县| 沽源县| 余姚市| 深圳市| 九龙城区| 绥芬河市| 济南市| 鹤山市| 石城县| 垦利县| 博野县| 海晏县| 时尚| 吉隆县| 项城市| 南宁市| 苍梧县| 杭锦旗| 巴楚县| 即墨市| 扶风县| 孙吴县| 丰原市| 资溪县| 开阳县| 枣强县| 资兴市| 丰镇市| 红安县| 英吉沙县| 鹰潭市| 临湘市| 武山县| 南平市| 邹平县| 丹棱县| 武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