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百度搜索引擎,輸入“心理健康”這個關鍵詞,我們不難知道心理健康是指一個人的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于一種良好的狀態,心理健康的理想狀態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認知正確、情感適當、意志合理、態度積極、行為恰當、適應良好的狀態。然而這些對“心理健康”這個詞的解釋只停留在個人層面,在我看來,心理健康不僅僅能讓個人健康快樂的生活,他還能因此推動一個家庭、一個國家的興旺發達。
在2020年,在這個特別的一年里,我國武漢爆發了新冠病毒,從一月初,這個病毒逐漸從武漢蔓延開來,作為疫情最為嚴重的武漢,在闔家團圓的日子里,許多醫生、護士不得不與家人們分開,共赴前線與病毒作斗爭。在病毒的席卷下,面對不斷上升的死亡率、面對鴉雀無聲的鬧市、面對慌亂擁擠的醫院,讓全國人民都緊張了起來。尤其在武漢的人民和醫護人員中,他們的心理受到了極大的扭曲,對于武漢的人民來說,每天都關在家里,哪里也不能去,每天看到自己的小區有人被抬走,他們的心理無比的壓抑和無助。對于醫護人員來說,每天看到無數的生命從自己面前離去,為了每天的高強度的工作,為了減少脫防護服來上廁所的次數,他們不得不少喝水并且還要穿上成人尿不濕,面對病人的不解,他們只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繼續投入到高強的工作中,在脫下厚重的防護服,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他們的汗水已經如水一般傾盆而下,這些無疑是對他們的心理造成了重創。
在這樣的情況下經過一段時間后,人民大眾認識到了病人和醫護人員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認識到了,在病人擁有了良好的心理健康之后,這會讓他們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新冠病毒,從而戰勝新冠病毒;在醫護人員擁有了良好的心理健康之后,他們也會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工作之中,幫助患者擺脫病魔。在之后建立的方艙醫院里,每天醫護人員都帶領著病人跳舞,醫院里總是能聽見《火紅的薩日朗》這首歌,病人和醫護人員的心情也就像這火紅的薩日朗一樣陽光、熱情,他們也正是有了這積極的心態才使這次的疫情得以控制,病人們才得以痊愈,回到家中和家人們團聚,一個個家庭又能幸福快樂的生活,國家才得以安寧,才能回到正軌,繼續發展前進。
和在疫情期間逆行者的醫護人員一樣,在許多人想逃離武漢這座危險的城市時,醫護人員們卻紛紛共赴武漢;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也有許多向往大城市生活的高材生本可以留在大城市里過著有高薪工作的生活,但在這一時期,他們卻選擇回到大山中從事基層工作,幫助大山里的貧困村民實現脫貧。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在希望的田野上》就是講述了研究生畢業的青年黨員張楠和其他的高材生組成扶貧隊一同下鄉扶貧、振興鄉村教育的故事,主人公張楠和他的隊友們在對他們即將幫扶的白果村做了調研之后,找出了白果村所存在的一系列的問題,但他們發現最根本的問題還是教育問題,由于當地教育水平低下、師資力量不足、家長不重視孩子教育問題,導致該村的村民文化水平低下。扶貧隊一致認同教育與經濟是相互影響的,教育能夠為經濟發展培養人才,因此張楠和他的隊友們一起將失學的孩子們重新召集回到學校學習,還為村兒里面所有不會識字的村民特別開一個培訓班,讓他們能夠達到讀書、看報的目標;在以往老舊的教育體制中,在農村的較好的教師往往會被調到城市里面去,而留在農村的教師都是一些剛剛畢業的老師,農村的孩子每學期都會面臨更換老師的情況,這不僅會使農村、城市的師資力量嚴重不平衡,還會嚴重影響農村孩子們的成績。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張楠團隊提出了城市里的教師每十年要有三年的農村教學的工作時間的政策,并且提出提高農村教師的待遇水平,讓農村教師愿意待在農村教學,從而最終解決了舊的教育體制的弊端。
在農村幫扶的過程中,由于村民的文化水平低下,導致了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質也低下,在與幫扶隊的相處下難免會有一些矛盾糾紛。在張楠帶領的幫扶團隊在對白果村的村民進行貧困認定時,許多村民為了得到國家的幫付費,他們將自己的車、電器等值錢的東西藏起來,將自己的存款轉到自己的兒女賬上,讓自己看起來很窮的樣子;但是扶貧隊仍一一識破他們的詭計,最終讓真正貧困的人得到了扶貧款,在公布扶貧名單時,那些沒有在扶貧名單上的人就心理不平衡,就找上扶貧隊鬧事,當他們看見扶貧隊員從他們的門前走過時,他們就會將牛糞向扶貧隊員扔去,并帶著一大連串的臟話向扶貧隊員罵去,有的甚至直接動手打人。這樣的情景在扶貧的過程中常常出現,但經過那些高素質的幫扶隊的調解后,這些矛盾糾紛也就不斷的得以解決并且使村民們和扶貧隊和睦地生活在一起,最終扶貧隊也帶領著村民們實現了全面脫貧,讓每戶人家都能過上小康的日子,從而也為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并朝下一個目標前進做出了巨大貢貢獻。
從抗疫和扶貧這兩個例子中,我們不難發現心理健康與家國新旺是緊密的聯系在一起的,只有病人們和醫護人員擁有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才能使疫情早點過去,讓家庭團圓、國家安寧;只有貧困者們擁有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才能實現真正的脫貧,讓家庭富裕,國家富強。(周霞)